400-0060-985
中国政法大学2021级全日制MBA学长分享备考经验
首页 > 资讯 > 中国政法大学2021级全日制MBA学长分享备考经验> 正文
中国政法大学2021级全日制MBA学长分享备考经验
时间: 2023-08-21 15:47:48
来源: 博雅汇mba
浏览量: 59

个人背景:

中国政法大学2021级全日制MBA学生,笔试综合151,英语58,总分209的成绩录取。今天为大家带来如何高效备考的方法分享,里面很多方法和量值都很有参考价值,满满的干货,正在备考研究生的同学们赶快收藏起来吧。

数学

英语决定你考取学校的质量,数学决定你的总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34所自主划线的学校对英语要求比较高,有的要求不能低于50分,有的要求不低于55分甚至60分(当然这个是top5的学校要求)。综合总分200分而数学是75,占比三分之一还要多,可见数学的分量,但是数学对于离开学校很多年的同学来说的确有点困难,可能原来上学的时候就头疼数学,现在又有数学,不是冤家不聚头啊(出来混,迟早要还的),所以数学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是很大的丢分项,如果把数学给搞定,你的综合就不会差。套用我原来高中数学老师的一句话,得数学者得天下(对于高中来说基本上数学的排名决定你的总排名)。好了,下面开始结合我自己的经历给大家说下怎么复习数学。

一、要把基础知识过一遍,不要上来做真题,没用! 科目不同,真题的价值也有所不同。通常认为:数学>英语>专业课>政治。数学真题的价值,体现在难易度、出题点和题量时间的把握;英语真题的价值,体现在阅读。对真题的钻研应建立在已有一定的基础和练习之上,大概8、9月份开始即可,不要一上来就做真题,前期应该在基础知识上面做足功课。

二、基础知识过完之后下面就是专项练习,一定要把每个考点都认真看,不懂的就去翻教材,教材上都有,认真的读课本然后做课后的练习题。

三、做完专项练习下一步就是做真题,这个时候需要计时,用一个小时时间做25道题,看看你倒底能对多少道,错题一定要认真分析到底是哪错的,是知识点不牢固还是算错了,一定要把每道真题都认认真真的研究明白!

逻辑推理和写作

逻辑推理和写作,这两科加起来是130分可以说占据了综合的半壁江山,可见地位之重要,但是很多同学对逻辑和写作的认知还停留在表面,什么意思呢?就是很多同学认为逻辑不就是以前看过的脑筋急转弯吗,写作不就是两篇作文嘛。而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我第一年考试就是因为吃了这样的亏才导致综合只考了103分,其实大学里专门有个学科就是逻辑学,像什么直言命题、联言命题和选言命题,还有削弱和加强、内涵和外延等等,这里面是有很多独自成体系的知识,有很多还会运用到数学公式,如果你还是用现有的认知去看待,那么你会在做题的时候发现怎么错的都不知道。

写作包括论证有效性分析和一篇论说文,如果你把前面的逻辑推理学的很透彻,那么这两篇作文也就很简单,第一篇就是给你一篇论证有问题的文章让你找出其中的漏洞进行批判,关键是你要先找出文中的逻辑错误。这篇作文主要考察批判性思维,如果能把批判性思维学透彻,以后和别人吵架都有优势。第二篇是论说文,有时候是给出一段话,有时候是给出一个漫画,然后根据给出的材料写一篇论说文,这个基本上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会怎样、怎么办的逻辑来写,但是要想写好拿高分还需要平时有一定的素材积累。

对于逻辑和写作,我的建议是最好报一个辅导班,有的同学看到这,心里可能会想,你终于开始推销了,我在这里再次重申我从来没有推销过我们的课程,我只是很诚恳的告诉大家我的经验,因为你报了班会对你的学习效率有很大提高,拿逻辑来说,你自己看书看好几天不一定能看懂多少,但是你报了班,无论是线下面授课还是线上的网课,你会在短时间内掌握知识要点和考点,这样会节省你很多时间,最后送给大家一句我经常给我的学生说的一句话就是:君子善假于物也。

英语

对于英语不太好的同学,应付考试,我个人的经验是先背作文,大小作文至少背过10篇,如果能达到15篇会更好,背诵到滚瓜烂熟,说汉语你能脱口而出英语,说英语你能脱口而出汉语,并且能一字不差的默写下来,如果能达到这种程度那么这25分的作文你会拿高分。背什么样的作文呢?每年都有满分作文,有这样的作文书可以买一本,这十篇最好把各类的作文都涉及到。大小作文一个10分一个15分,25分占据了总分的四分之一,我认为对于程度不好的同学在这个地方下功夫比你背单词会有更好的效果,我自己的备考就是背作文,我大小作文就各背了十篇最后考了58分,虽然不高,但是对我这样英语一般般很多单词都不认识的人来说,也算还可以吧,当然不能和那种随便考考就七八十分的同学比。


福利送上: 领取最新MBA笔试+面试真题+管综 / 英语(二)近十年真题的同学+ 助手WX:byh13011013169

也可以自己直接做个背景评估:

http://byhmba1002.mikecrm.com/enlY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