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0基础mba笔试备考全攻略,冲刺240分看这一篇就够了!
首页 > 资讯 > 0基础MBA笔试备考全攻略,冲刺240分看这一篇就够了!> 正文
0基础MBA笔试备考全攻略,冲刺240分看这一篇就够了!
时间: 2023-04-04 16:08:14
来源: 博雅汇mba
浏览量: 725

2月份,又是一年一度研究生考试成绩揭榜的时间,几家欢喜几家愁,胜者高歌庆祝,憾者惋惜懊恼。

 

看着朋友圈接二连三的喜讯,如果你对MBA学历心存念想,完全可以从现在开始整顿旗鼓,在别人懊恼的时候,先人一步开始努力。

 

本篇内容,是博雅汇总结了历届高分上岸学员的宝贵经验,为大家分享的【0基础MBA备考终极方法论】,按此秘诀坚持,神功可成矣!

 

 

 

一、万事开头,自我评估,选择目标

很多人在考试这个事情上,存在一个误区,就是“不需要设定过于具体的目标,走一步看一步,我处处尽力了就好”。

 

理想情况下,这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对每一个知识点竭尽所能,自然会收获理论上的最高分值。

 

所以对于刚刚开始准备MBA笔试考试的同学们来说,制定一个备考金字塔说让你在后续复习中更加高效,节省大量的时间。

 

可现实往往并不理想,备考时,每个人都或多或少要受到能力、时间以及心态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而根据我多年教学生涯的观察,几乎所有高速提分的学生,都有一个共性:

 

不仅知道哪些题应该是自己手拿把掐的,更清晰哪些题很可能是自己射程之外的

 

射程之外的题,我们应该花时间去准备,但我们更应该知道什么是我们必须首要掌握的内容,把我们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我们确定必须要做的事情上

 

这些年MBA的国家线并不高,2022年国家线170,2021年国家线170,2020年国家线175,2019年国家线170,2018年国家线165,2017年国家线170。

 

 

 

 

从近几年的考试状况来看,只要保证总分在175以上,就一定具备过线资格。

 

对于离开学校久、零基础的同学来讲,完全可以在备考之初把180当作目标,注重基础题,先保过国家线基础分再图其他,对各科的分数分配可以参考以下:

 

英语:50

数学:50

逻辑:45

写作:35

总分:180

 

而对于有一定基础、又对名校资历有所期待的同学来说,初始目标起码应该在195,能比一般同学考出比较明显的区分度,参考分数分配如下:

 

英语:55

数学:55

逻辑:50

写作:40

总分:200

 

这个分数可以让你超过绝大多数国内优秀院校的分数线,想要达成自然而然也需要更多的耐力与时间。

 

如果你毕业时间较短,对高考内容遗忘不多,瞄准的是顶级院校,基准目标建议在220分左右,参考分配如下:

 

英语:70

数学:60

逻辑:50

写作:40

总分:220

 

以清华MBA举例,2022年的录取最低分为197分(绝大多数录取学员分数都在205以上),设定210这种比较高的分数目标,可以保证进任何目标院校,都不被笔试成绩拖后腿。

 

接下来,我们将按照不同学科,对每科的备考,给出具体攻略。

 

 

 

二、数学

先看一下数学科目的考纲范围:

 

自从2008年开始,MBA联考数学试卷,就开始抛弃高等数学的知识点。

 

MBA的数学是不考高数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数学难度有所降低,只是在更为精细的范围内给考生更多的发挥空间,也就是所谓的考纲变浅、考题变深,高分反而可能比以往更难。

 

2022年的管综数学,无疑就是完美印证了上面这段话,很多考生觉得现在初试数学很简单,把复习的时间一再压缩,结果被试卷当头一棒直接扰乱心态,不仅数学马失前蹄,还影响了整体发挥

 

所以,如果你真的志在名校,系统的学习+持之以恒的练习,无疑是极其重要的。

在我看来,数学的学习,应该分为三个部分:

 

1、夯实基础。

 

不论你基础如何,起码应该先完成一轮基础学习,初数、几何、数据分析三大板块,11个大知识点,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或者课程安排,保证在三个月内,实现一轮知识的筛选。

 

 

 

2、针对训练。

 

时间充足,在做题上,应该保持全面的针对性,学习基础课程的课后,就应该保持做题量加以练习,练习的过程,是总结和检验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感觉到某些知识点覆盖的题,你不需要怎么努力学,就可以确保得分,也会察觉另外某些题,是你几次三番也难以提高准确率的。

 

这部分题型,建议寻找专门的对应课程,以解题的角度,系统学习,补全自己缺失的秒杀技巧!

 

 

 

3、归纳总结。

 

在前两个阶段完成后,就要进入到考试训练的部分,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拟真模考,大量做题之后,一定要整理错题,但做到这点只是做到了归纳,更重要的是,总结错题背后的题型,要保证你对易错题型的辨识力

 

对于多次努力仍然无法保证正确率的题型,考试的时候就一定不要纠结太长时间。

某种意义上,这是归纳总结最大的意义所在。

 

因为在数学题之后,还有逻辑和写作在等着你,没有必要因为本就不属于你的两分,影响了整体发挥。

 

 

 

三、逻辑

 

相对于数学来说,逻辑的课程总量不多,更考察考生理解与运用的能力。

 

对于考生而言,逻辑是一个相对的公平的学科,因为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都没有经历过专门的逻辑训练,也就是说,大家在这一科目上,起点相同。

 

谁能跑得更远,要看谁愿意付出更多的汗水,MBA的逻辑学科,由三大部分组成:形式逻辑、论证逻辑、分析推理,形式逻辑是逻辑学科的基础,也是后续一切逻辑的铺垫

 

可以说,逻辑题是所有学科里,最讲究方法论的一个,如何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如何不被多余的文字描述绕进去,如何辨析该题属于哪个题型应该如何排除干扰项……

 

 

从根本上来说,逻辑,考察的是考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如何提高自己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刷题和听课,就成了至关重要的手段。

 

与数学相同的是,逻辑题也分为基础题和难度题,基础题要争取全部拿到分数,难度题看个人能力,建议大家还是努努力争取上分数。

 

 

 

基础题:即通过形式逻辑画出推理链条后,可以得出明确答案的题目。

 

其中要重点看清题目的问题,涉及到的重点字眼可以用笔在题目中画圈强调出来,千万不要因为审题错误导致失分。同时基础题中有部分题目要求选出“最强或最弱”的“支持或反对”的选项,如遇选项中有两个支持或两个反对选项的,要注意区分相互强弱。

 

难度题:主要涉及到类似数独、排列、组合、占坑等题目。

 

平时复习的时候可以有针对性的多做题目,尽量提高自己的熟练程度。但因其变化较多,一旦思路有些许错误,将导致大量的时间耗费,因此难度题不应作为拿分的重点。

 

 

 

四、写作

 

管综的写作部分,主要考察考生的分析论证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说白了,你对这事有啥比较不错的看法,你能用啥比较不错的语言,把你不错的看法表达出来。

可以说,大多数MBA的考生,在写作考试的表达上,都比较头疼。

 

写作的知识点不多,问题是需要你把掌握的知识点更好地运用到你的文字之中,所以重点就在于日常素材积累与勤加练习。同高考作文一样,应试写作都应该具备的一个思维,是如何站在批卷老师的角度思考问题。

 

 

 

 

 

比如批卷老师基本的阅卷流程一般如下:

 

一看篇幅,二看标题,三看观点,四看首尾,五看分段,六看正文,七看细节。

这其实就是我们在学习写作过程中,应该补齐的七块拼图。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写作内容的好与坏,往往是一个主观的判断,任何一篇文章,你都可以找出好的理由,我也可以指出坏的缘故,可是这些判断未必与阅卷老师的思路一致。

 

如果日常练习无法找到专业的老师进行批改,那么就很可能在过程中走弯路。

专业的老师批改,无疑是写作练习的重中之重。

 

 

五、英语

英语是一个方差比较大的学科。

 

高中大学时学的英语没忘,或者日常工作情景有需要用到英语的地方,词汇量充足,往往不需要过多的练习,分数都很可欣。

 

 

 

至于基础很差的同学,通常面对的情况是读不懂文章与题干。词汇量,自然就成为了绝大多数英语考试永远的核心。

 

读都读不懂,你选选项和蒙答案有什么区别

 

对于词汇量比较低基础差的同学,首要任务是解决掉词汇问题。

一定要先背一遍核心词汇,这部分核心词汇,不仅仅是基础单词,更重要是近些年考试里的高频词。

 

在管理类联考英语二的单词记忆中,我们也同样可以很好地利用艾宾浩斯记忆曲线。

 

以背单词的复习点为例:

 

1、第一个记忆周期:5分钟

2、第二个记忆周期:30分钟

3、第三个记忆周期:12小时

4、第四个记忆周期:1天

5、第五个记忆周期:2天

6、第六个记忆周期:4天

7、第七个记忆周期:7天

8、第八个记忆周期:15天

 

 

 

 

在解决掉词汇问题后,各种做题做题技巧,才有用武之地。分析每个模块的分值和自己的得分情况:

 

ü 完形填空:题目量大,分值一般,得分已经比较高,提升空间不大;

ü 阅读理解A:分值最高,可以说是“得阅读者得英语”,虽然得分已经比较高,但仍然值得投入时间准备;

ü 阅读理解B:题目量小,分值一般,得分已经很高,复习时阅读A时顺便兼顾即可;

ü 翻译:题目量不大,分值比较高,得分不高,提升空间比较大,但是翻译更考量一个人的综合水平,所以提升难度也是比较大的;

ü 小作文:分值一般,得分已经很高,作文也比较难得满分,复习时兼顾即可;

ü 大作文:和翻译一样,提升空间大,难度也大;

 

 

综合考虑,按照先输入后输出的大原则,排出复习的优先级:阅读A(+阅读B)>翻译>完形填空>大作文>小作文

 

你可能已经发现了,这个方法是按模块而不是按年份来刷真题的,原因很简单:集中注意力做同一件事情比切换来切换去更容易发现规律,比如同样花2个小时完成一份真题,只是每种题型做了一遍,而2个小时做4份完形填空并且仔细分析的话,你很容易就能发现文章结构以及每个坑的共同点。

 

同时,语言又是相通的,复习阅读理解的时候掌握的单词和句型放在其他模块同样适用,你可能会发现在阅读理解里面出现过的单词,可能换一种方式就变成完形填空的答案。

 

其中关于英语的小作文,考试里只有八个类型如下:

 

投诉信、询问信、请求信、道歉信、感谢信、建议信、求职信和邀请信。

系统学习一遍,准备好万能开头和模板,即可应对。

 

 

 

总结建议:

 

1、8月前全力准备提前面试,基础好的笔试可以9月在开始,基础薄弱的可以在3月份就可以开始准备了。

 

2、逻辑大家都是平时没用到的课程,所以比较陌生,博雅汇MBA里面老师的课程1.5倍看,课程走1-2遍过去,结合真题复习,逻辑考试属于记忆思维,多做题。

 

3、数学是拉分项,所以如果提面没有优秀的人,数学一定要认真复习,因此,23年的备考务必转换思维,尝试做一些小学初中竞赛思维题,这个应该复习课程会调整,大家根据模拟题去训练自己的思维;

 

4、英语最重要的是阅读理解,不追求高分的完形填空可以放弃复习,做真题即可,做完真题阅读理解和翻译作文记得去复习,完型填空可以放弃,作文务必背范文,不能跑题。

 

5、中文写作属于拉分不明显,但是绝不能跑题和理解错误,同时必须写满字数要求,多看历年真题的写作模式,形成自己的一套思考模式,争取在40-50分钟完成写作;

 

6、团队建立:整个备考过程,如果你属于那种自制力不强的,那么强烈建议组建一个备考团队,团队的卷会带动你去复习,我属于那种基础可以但是不够自觉的人,所以加入了一个备考学习小组,在团队的带领下,提前面试避免掉一些坑,线下真题模考也参与了多次,在各科笔试的时间把握上有了充分的估量,做到心里有底,考场不慌。

 

以上,是本篇文章的全部正文。

 

特别强调,备考一事,宜精不宜多,宜谨不宜疏,宜勤不宜懈。

若有念想,当一鼓作气,全力以赴,力争一次上岸。

多次备考,则极易力竭,气泄三分,反而事倍功半。

福利送上: 领取最新MBA笔试+面试真题+管综 / 英语(二)近十年真题的同学+ 助手WX:byh13011013169

也可以自己直接做个背景评估:

http://byhmba1002.mikecrm.com/enlY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