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面试课程
面试招生简章
重点院校简章
面试咨询会
清北人申请
笔试课程
笔试招生简章
笔试说明会
导学班开班
院校库
北大光华MBA
上海高金MBA
清华经管MBA
北大汇丰MBA
上交安泰MBA
长江MBA
高金EMBA
中国政法MBA
在线课程
APP
网络课堂
资讯
院校资讯
资料下载
走进博雅汇
400-0060-985
复旦MBA学长备考经验分享及个人心得建议
首页
面试课程
面试招生简章
重点院校简章
面试咨询会
清北人申请
笔试课程
笔试招生简章
笔试说明会
导学班开班
院校库
北大光华MBA
上海高金MBA
清华经管MBA
北大汇丰MBA
上交安泰MBA
长江MBA
高金EMBA
中国政法MBA
在线课程
APP
网络课堂
资讯
院校资讯
资料下载
走进博雅汇
400-0060-985
首页 >
资讯
> 复旦MBA学长备考经验分享及个人心得建议> 正文
复旦MBA学长备考经验分享及个人心得建议
时间: 2023-03-08 17:57:52
来源:
浏览量: 637
我其实在18年下半年就有考研的想法了,也初步了解了考试相关内容,由于换工作,要适应新环境,就耽搁了。到了19年下半年,又重新燃起了念头。当时看到一个情况,更加坚定了我的想法:我所处的一家上市民营公司,有个部门叫技术研发部,部门里面二十几个人,都是博士和硕士学历,他们享有公司最好的技术平台,有最好的资源,享受最好的福利待遇,拥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再对比其他部门,例如工程部,售后部...让我想到了《圣经》里的马太效应: 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领域。马太效应,是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们常用的术语,反映的社会现象是两极分化,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在职场的时间越长,越体会到:竞争无处不在,从来就不存在一劳永逸,终身学习是永恒的主题。
19年9月中旬,正式我的备战之旅。我知道由于之前的犹豫不决,已经落下研友很多了,我必须要做到更加投入, 找到方法,抓住重点,才能高效省时。我积极与学长学姐交流,在参加的学习班里与研友交换经验,再结合知乎上的经验贴和自身的实际情况,我做了如下的规划:
①每天5点30起床,在上班之前完成2个小时的学习。6点--8点这个时间段,我独自在书房,没有外界的干扰。
②每天11点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休息来应对工作和学习。而睡前的2个小时,是自己的时间,用来复习。一般9点之前与家人饭后散散步,逛逛街。家人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陪伴家人,也是一种放松的方式。
③每个周末至少抽一个完整的一天呆在图书馆,图书馆的自习室里都是学习和阅读的人,你会不由自主沉浸在这种环境中,效率相当高!周末的其他时间就给与朋友或家人,做到张弛有度,劳逸结合。
④每周三晚上参加学习小组的直播课,根据每个阶段的规划调整自己的复习重心,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⑤按照学习小组的要求,坚持每天打卡,一天都不准落下!
下面分享下每门课的复习经验:
①英语:我的英语底子差(毕业后工作上基本不用英语),所以对于英语我的目标不是70-80分,而是50+(国家线一般42)。第一个月将考研单词刷了5遍,对于单词,我的建议是不需要会拼写,只需看到单词能知道几个常考的中文意思即可(阅读+完型 50分!)。每天大量记,至少300个,有印象即可,再花半小时回顾昨天和上周的单词(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第二个月开始做真题阅读,每天2篇,周末4篇(按考试的时间掐表做,16-20分钟,并将错题序号记录,原题不留痕迹,方便二刷!),然后进行精读,将重点单词和词组记录。同时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APP刷单词,刷单词一直持续到考试前一天。第三个月重点进行历年真题二刷,琢磨出题人思路(套路)。整理作文模板,再生成自己的模板(这样记得更牢!)最终英语成绩57,三个月的成果,我是基本满意的!如果你的目标不是高分,而是50-60,时间不想花费很多的话,我的建议:重复记单词(为阅读和翻译服务)->适当做阅读理解(主要领悟出题人的套路)->整理自己的作文模板(自己的东西记得非常牢,考场下笔如有神!)
②数学:我的数学底子还可以,所以整个备战重点在于提高速度(两分半一道题目),第一个月看看相关视频,做做基础例题,将丢失的记忆找回。第二个月开始刷学习班给的题,我的目标不是要230+,定在200左右就绰绰有余.所以我只做基本题和部分中等题,高难度题不碰。保证能稳稳地拿到60分就足够(总分75)。这次考研我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能效管理: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达到最终目标。数学刷题建议集中一段时间重点突破,比如每周一三五,每次2个小时集中做几章,错题再总结总结。第三个月就是刷真题了,历年真题循环刷起,模拟考试状态严格掐表,错题序号记录下来进行分析,是粗心还是概念公式没掌握,然后再回顾基础部分。对于数学,我的建议是需要一定的刷题量,但并不是越多越好,错题的总结更重要,万变不离其宗!(考试时发现遇到的题大部分都是新题,基础越牢,临场发挥就越好!很多考生遇到新题就懵住了,越焦躁就越做不完,导致恶性循环。所以基本功一定要扎实,平常做的每一道题都要让它有意义!)
③逻辑: 逻辑依然需要打好基础,培养逻辑思维,有些题目不能按常规思维,要按出题人的思维去做(客观逻辑思维),所以一定要用真题去复习,模拟题不要接触,你很有可能会被模拟题的思路带偏!做真题尽量培养语感,掌握出题人的套路,复习逻辑的时间不用很多,投入过多时间产出还不一定会高。学习班统计下来,90%考生集中在38-46的分数段,逻辑基本拉不开差距,前提是你要做完!(历年真题发现题目越来越长,2分钟做完一道题目,有些题目读题都需要1分钟,平常练习一定要注意提高速度!)做了两周题目之后,发现做历年真题分数基本维持在40-46,我知道我已经Get 到逻辑思维的点了,后面就没有刻意去刷多少题了,保证一周一套真题的量即可。对于错题我是花心思去研究的!(最后一周只刷错题)
④写作:小作文复习资料就是历年真题,抄写几遍就能摸清套路,然后将经常出现的8个考点归纳总结,自己试着套用就OK。大作文我用的是学习班的模板进行二次创作,保证10年真题都能套用。大作文要注意主题提炼到位,字迹清晰,字数达标。做到这3点就没问题了!整个大小作文我是最后一个月再着手复习的,作文在我看来依然是拉不开分数的科目,只要不离题,考试时完整写完,就成功了!
PS:为了保证这次一定能考上(既然花了精力和时间,我就一定要有成果,时间最宝贵!)我在考前将年假5天全部用完,这一周我主要做2件事:一是背背背(英语作文模板和单词,语文作文模板),二是刷刷刷(多次循环刷数学和逻辑真题做过的错题,保证出现过的真题全会,并且知道错在哪!)
个人心得分享:
①认定了一个目标就要全力以赴,坚持到底。
②考研最大的收获是培养了学习的习惯:2019的目标是每周一本书的阅读,全年52本书!
③任何事都有方法,摸清它的“道”,再加上努力,我相信每个人都能达成理想!
④ 不管你是将要上岸的,还是已经上岸的同学,我们都可以互相交流,共同进步,学无止境!
上一篇:什么是MEM?MBA与MEM的区别_博雅汇MBA
下一篇:复旦学长分享MBA联考备考攻略
热门文章
太低效了,这样真的能复习完MBA...
【收藏版】2021MBA《英语二...
MBA备考你以为已经够努力了?学...
联系我们
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金融财务F...
联系我们
姓名:
电话:
点击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