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MBA学长的上岸经历!
首页 >
资讯 > 复旦MBA学长的上岸经历!>
正文
复旦MBA学长的上岸经历!
时间: 2023-03-08 16:46:12
来源:
浏览量: 567
备考的各位高管都是在商海中披荆斩棘的“弄潮儿”,在工作之余一定要提前留出复习的时间,千万不可掉以轻心,毕竟复旦也是凝聚了全国最优秀的EMBA人群,在大家都努力的时候不能掉队。甚至有的考生在上场考试的时候还不知道考的内容是啥,就靠现场临时发挥,这种情况落榜就是必然了。要调节好自己的心态,空出必要的复习时间,多练习,做好考试“打仗”的准备。作为21年成功入学的复旦EMBA学长,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的备考经验。1、建立清晰的考试认知MBA是一个选拔性考试,而我们的目的就是通过,确切地说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足够高的通关概率"。因此,备考的第一件事,一定是对考试建立一个全面的通盘认知。(1)考试科目、时长与分值分布通过对题型、数值和时长的观察,加上自己做一套真题,应该很快就能感受到这个考试的一些出题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出题人创造了一些新题型。在以往的选拔性考试中并不多见,比如数学里面的条件判断、写作里面的论证有效性分析,英文阅读理解的最后一篇新题型。这里面就出现了备考考生的第一个套利机会,就是通过对这些题型的熟悉,和不备考或者不认真备考的考生可以轻松拉开差距。很多优秀的考生对自己非常有信心,不去熟悉考试形式,就会在这些新的考试题型上栽跟头。第二个特点是,考试时间上的分配并不合理。经过多次真题练习后,就会发现英文的180分钟是绰绰有余的,而综合的180分钟却手忙脚乱。无论你逻辑多么清晰,面对30道长篇大论的逻辑题,想压缩在60分钟以内完成,如果不做任何训练和练习,一定是非常吃力的。和一些优秀考生交流后,大家的共识是,针对部分一看就很费时间(超过2分钟)的习题,蒙一个比计算收益更大。战略性放弃在你实力没有绝对碾压的情况下,对大部分人就是最优解。有一些逻辑题,如果时间无限制,你可能真的会玩味半个小时,但是他只有2分,你损失的是本该留给你写作的时间,得不偿失。第三个点,部分题型容易短期提分。我们需要从题型上看到的是,有一些题型是在可以练习后可以突飞猛进的,比如论证有效性分析,有一些就没啥用,比如完形填空,因此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调节备考的精力分配。(2)考试难度等级你要知道,这个考试是一个选拔性考试,出题人非常了解EMBA的考生普遍都已经脱离校园教育5-15年了,并不具备很好的应试技巧和备考时间。如果你看过很多年真题,你会发现他们设置的很多新题型,设计初衷其实就是送分。否则这些考生的分数就太低了,然后作为选拔性考试,分数线就要被迫下降,搞得教育体系很尴尬。因此面对这些考试,如果你的高中学的很扎实,那你应该拥有绝对的自信。数学基本就是初高中水平,英文介于四六级之间。我们面对的核心问题并不是学习新的东西,就是如何把高中的技能捡回来。(3)建立清晰的自我认知讲完对于考试的认知,我们要就要建立对自己的清晰认知。问自己:你是否能够接受失败的结果?第一个我们要考虑的是,你能不能接受考试失败的结果。虽然这个考试每年一次,但是但是每一轮备考的时间周期还是挺长的,算算大家的时薪,这个时间成本是非常高的,如果备考还没考过,这个收益就是纯粹的负数了。我作为一个第一年弃考的失败案例,我当年是觉得一定要考过的,绝对不能抱有不行来年再战的一丝幻想。我还见到挺多人,逢人就说自己没咋准备,啥也没看。这其实会给自己一个错误的心理暗示,就是没考过也不丢人,因为没咋准备嘛~这种想法其实是很危险的,咱们备考就认真备考,对自己真实一点,Keep Real。好好学习不丢人。一定要参加模拟考试建立自我认知这块,我给大家的建议是一定要参加模拟考试。模拟考试包括标准试卷、标准题型,有监考老师、有答题卡,迅速出分。这是一个极好的建立自我认知的机会,也是一个看齐同学,了解自身领先还是落后差距的机会。我其实一开始还是沾沾自喜,没太上心的,一两次模考,我不仅发现我没上分数线,我发现我连卷子都做不完。因此知耻后勇,后面大大改变了我备考的认真程度。模拟考的时候,你会认识到一些学霸,这就来到了我想说的第三点。和积极备考的人为伍和积极的人为伍永远都没有错。中午考完综合一起吃饭,大家就会交流自己的考试感受,你不会的题在你考完还记得的时候大家就会给你讲,然后大家会分享学习经验和做题方法。这些人后来成为了一起备考的亲密战友和伙伴,不会的题发到群里大家会讲解,你去自习发个自拍,大家给你鼓励;最夸张的是,我们要真的考试前几天,他们把周围的酒店提前订好,然后开车接送其他考生一起考试、吃饭,酒店叫醒。交到这样的朋友,简直不能幸福更多~刻意练习其实第四条是最重要的,就是刻意练习。当然这个之前大家还是得先把EMBA相关的教材看一遍,这个可能就要花你两三周的时间。看的时候大家非常容易精神涣散,我的技巧就是画脑图,用xmind把每一个章节的知识结构画出来,通过这个逻辑的梳理,能够让你不停保持和知识的互动,强迫自己不会走神,之后这个脑图也非常有利于大家快速复习。快速完成基础知识的回顾之后,大家要做的就是有针对性的刻意练习。我意识到了这个考试对我自己最大的挑战,就是综合部分的做题速度。因此我开始做真题,严格控制时间,周末有条件的话就是两个小时一套综合不含作文。我不仅采用了真题、规定的时间计时,甚至买了专用的答题卡,把涂卡的节奏也一起熟悉起来,我后来联系作文写作的时候,也是直接在答题卡上进行练习的。我最后在考试的时候就非常有安全感,我看到我做到哪一页,看一眼表就知道自己是快了还是慢了,慢了就加大耗时题的放弃比率,控制节奏,胸有成竹。以上就是我的分享内容,希望这些能够给今年的同学备考带来帮助,预祝大家考出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