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4日至9月27日
每天9:00-22:00
2021考研报名时间:
2020年10月10日至10月13日
每天9:00-22:00
2021考研初试时间:
12月26日上午: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12月26日下午:外国语
2021考研日程的官宣如同一声惊雷,让很多备考生在浑浑噩噩的学习中猛然惊醒,9月了,距离考研初试不足四个月!
在职考生不仅兼顾学习与工作,还有家庭的琐事操劳,备考艰辛相信很多读者都感同身受。考研不仅要找对方法,更要及时止损。如果备战2021的你尚未开始复习,也不要过多的惊慌着急,俗话说一针及时省九针,现在开始,为时不晚!
本期为大家带来在职备考、一战上岸的学长学姐备考经验贴!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启发。
01
张昊-东华大学2020级MBA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
各考生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及能力水平,于我而言,所有科目都是零基础,一切从“零”开始,因此备考过程也是非常艰辛的。
关于培训班,是否报班要评估个人的毅力、观察力、整合能力。
关于英语,得英语者得联考,得单词者得英语。用词根词缀法背单词是最为流行也是最为科学的。
关于综合(数学、逻辑、写作),这个科目最关键的两点就是写作要写完,懂得取舍。写作不偏题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写够字数出奇迹”的局势。数学逻辑看一眼不会做或者很耗费时间的题目直接略过,懂得取舍,3小时的考试时间可能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所以不要浪费在无谓的2-3分中。
我也有彻夜难眠的夜晚,也有奋笔疾书到天明的经历。这一切的种种对于上岸来说又何足挂齿。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02
何晓容-东华大学2020级MBA
60天备考,找准定位
决定考MBA的时候已经是10月中下旬了,那时候刚生完宝宝三个多月,只剩2个月就要考试了。为了节约时间,我参加了考辅班,知识点总结,复习规划一步到位,加上真题反复练。还有就是心态很重要,考前一定要模拟考试,因为综合能做完就是胜利。
再给大家来点鸡汤吧!相信自己,闷头学几个月,你就考上了。回想那两个月,很舍不得刚出生三个月的宝宝,白天要工作,晚上和周末都在不停的学习,毕业后就再也不曾这么努力过。最后考了195分,一切都很值得。
03
周欢佳-东华大学2020级MEM“1+1+1+N”
1套教材:选择一套教材。我认为没有绝对好或者最好的教材,只有适合自己的好教材,切忌买多套教材,最后顾此失彼或者都来不及看,还造成心态上的恐慌,与其花时间选择完美的教材,倒不如花时间完整地学完一套教材。
1位研友:结伴一位研友。这位研友可以是一同考研的同学朋友亲人,也可以是微信公众号上的老师,除了对知识点的探讨,更重要的目的是对自己的考研过程加以监督。
1个计划:制定一份综合复习计划。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制定一份有针对性的综合复习备考计划,大致可以分为基础复习阶段、重点突破阶段和模拟迎考阶段。每个阶段的计划都要有侧重点,已经懂的知识点少看甚至可以不看,不懂的知识点、重要的知识点、分值高的模块要反复看反复练;每个阶段的计划完成后要有自我测验自我总结,不断获得复习的成就感,激励下一阶段的深入复习。
N份试卷:模拟多套试卷。我最大的备考心得就是多做题目,无论是英语还是数学、逻辑,都要在做题中不断强化语感和知识点,而且越是在考前,越是要保持这种做题的感觉和状态。
以上学长学姐的备考学习方法仅供大家作为参考,相信同学们在一次次和试题较劲儿的过程中也会掌握自己的答题法门。初试时间已定,9月MBA等院校招生将进入高峰期,10月将全面进入择校和网报阶段。同学们无须担心错过关键信息
总结漫漫考研路
大环境虽有变动,但好成绩是不变话语权。抛去杂念,踏实学习。
剖析自我,找准定位。及时止损而后涅槃。
相信自己,从弱势出发,逐步攻克,针对性学习。
关注博雅汇MBA官网,搞定你的目标院校
关注博雅汇MBA官网,重点院校不是梦
关注博雅汇MBA官网,联考笔试高分笔试梦
关注博雅汇MBA公众号,进行个人背景精准评估
想要冲刺自己心中梦想院校,获取更多有价值的MBA面试及笔试申请内幕
获得2021年1G+备考冲刺资料包,可以添加助教老师微信1393016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