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同济大学MEM学长经验分享
首页 > 资讯 > 同济大学MEM学长经验分享> 正文
同济大学MEM学长经验分享
时间: 2022-12-30 19:00:16
来源:
浏览量: 696
在工作的两年多里,我一直投身在生产一线的工艺岗位上,期间经历了内部换岗和一次跳槽,渐渐对自己所在的行业能有基本的认识。但是我在周围同事的身上也隐约看到了未来,自己在职业发展上可能遇到的瓶颈。在这个日益革新的时代,没有更全面的知识体系和综合性能力,将很难有更长远的发展。于是,结合自身的专业和工作背景,我选择了报考工程管理(MEM)的在职硕士。

关于我的备考经历

首先,了解管理类考研的基本套路

如果你自己对这项考试完全一窍不通,不妨找一个培训机构帮你处理一些基本琐事的杂事;其实他们能处理的无非是你面对一无所知的面试方式的一些前期培训,再加上真正考核的四门专业课的学习;如果你自己了解个一二,完全自己是可以hold住的;我当初就是因为自己完全不理解,所以找了一个培训班,对我的提前批面试做了几次培训和指导,其实回首下来,似乎也不是特别必然的操作;如果能把握住提前批的面试资格,当然还是有相当大的优势,我就是保留了19年的提前批面试资格(但是复试面试的时候,尽管说不会再问专业知识,还是猝不及防的问了一大堆我没有任何准备的专业知识,尴尬哈哈);

其次,专业课的学习

专业课主要分为四门:英语,数学,写作,逻辑

我当初的考试成绩不算很高,仅超出国家线8分;复试的时候,自以为答的很差,结果复试成绩一出来,反而逆袭了【所以还是要有信心】;

英语:

考研英语其实讲真的,自我感觉也不算特别难,英语这东西再难它也不过是一门语言,语言只要多花些时间学习,其实没有什么需要思辨的地方,关键还是在于认识;我从不相信什么词汇速成,那会我的安排就是不停的刷单词,3月份开始改坐公交,上车刷回来刷,中午午休继续刷,下载一个“不背单词”,反正每天不停的刷,刷了忘,忘了刷,充分利用忘记曲线及时复盘,所以逐步的自己的词汇量提升到了8k左右,在我的认知里面,没有单词的英语,没有一切,词汇才是基础;掌握了词汇,其实翻译也就问题不大了;

阅读&写作

其次就是阅读和写作,写作分成小作文和大作文,基本每年的题型和套路都差不多,作文一个字:背;背框架背套路背词组短句;毕竟咱们都不需要成为一个学霸,把握住考试的底线思维,其实就足够了;我那会也差不多从5月份开始每周写一遍英语作文,及时复盘,自我感觉很多知识其实不在多,这个时代很大的困扰其实是资料太多了,“聚焦和复盘”反而成为学习的主旋律;关于阅读理解可以说占据了半壁江山,足以证明阅读理解在英语中的重要程序,总共5篇阅读理解,其中一篇新题型,总体问题的形式都是在细节提问-定位,归纳总结-取标题等基础上的问题,我个人认为阅读理解最大的问题其实还是词汇量以及对文章的理解,其实理解了文章,还能有什么题不会做的吗?

综合就是汇聚了数学,逻辑和写作

在这里,综合考试确实是最让人头疼的地方,我曾今一度驳斥这个综合考试简直就是反人类:因为时间真的太短了,英语起码还能剩余30分钟左右,综合真的是要脑洞大而且非常紧迫;

所以你说综合有时间剩余,不是牛掰就是牛蛋了!

综合考试包含25道数学题,30道逻辑题,2篇写作;25道数学题分为15道单选题,10道条件充分性判断;数学的基本知识点跟高中差不多,得亏自己高中的数学小王子称号,也架不住这么多年的数学思维的后退;毕竟管理类的学科不是专业性很强的学科,高中的数学知识其实是足够的,但ta又不是纯粹的那种数据,增添了许多判断性的思考,逻辑的严谨,数学本来就是一门思维层面的学科,把握住高中数据的几大知识点,还是可以满足的;逻辑学科可能是一门比较新鲜的内容,学完之后会颠覆你的很多认知,如果说物理学是所有学科的起源,那么逻辑可能是人类学科的起源;我对形式逻辑的学习相对还稍微好一点,形式逻辑跟数学很相似,需要你具备推理能力,只要把推理关系弄清楚了,形式逻辑基本就跟数学一样,百发百中,所以形式逻辑重视的还是你的基础。

以上就我的分享,希望大家都可以成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