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博雅汇MBA:备考2024项目|“自由而无用”里,蕴藏着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
首页 > 资讯 > 博雅汇MBA:“自由而无用”里,蕴藏着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 > 正文
博雅汇MBA:“自由而无用”里,蕴藏着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
时间: 2022-12-26 21:18:00
来源: 博雅汇MBA
浏览量: 619

庄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参透了这些,他一生之所求不过是精神上的自由。有时候,当我们放下一些对名利、权势等有用之物的执念,在一些无用而美好的事情上寻找乐趣,反而更能感受生命的自由与自在。


925日,君子知道复旦大学EMBA人文商道讲堂以无为与逍遥——庄子的哲学智慧为题,特邀教育部长江学者、复旦大学中文系陈引驰教授讲解这个题目。


陈引驰:自由而无用里,蕴藏着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


道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多重要?


中国人的哲学体系就是儒、道、佛三家。大家都知道,庄子是道家的代表。那么,道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不重要?我们需要在比较之中来观察。

 

在儒、道、佛三家中,佛教其实是非常成功的。大家都知道,佛教来自印度,后来传入中国,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可以说是化客为主了。中国人的信仰世界,佛教的信徒比道教更多。佛教最鼎盛的时代就是唐朝。同一时期,道家也非常重要。因为唐朝皇帝姓李,他们认为道家是同宗,就把道家排在首位,之后是儒家和佛家。但即便是在唐朝,佛教的寺庙也比道观多,和尚也比道士多,这一点,从统计数据上就能看出来。

 

虽然佛教如此成功,但中国真正本土原创的还就是儒、道两家,我们可以用比较的立场去观察儒家和道家。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有两种说法比较流行:

 

第一种是儒道互补,相反相成。

从个人来说,儒家是进取的、积极的,道家相对是谦退的。我一直说,儒家是做加法,道家是做减法的。两者落到某一个具体的人身上,往往是这样的: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个发达,指能够在社会上发挥作用,而则是不得志的意思。对个人来讲是这样,中国历史上一些重要人物,都如此,对整个文化脉络而言,也是这样,儒道互补,这个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

 

另一种说法是道家主干说

对于的问题,这一类的抽象哲学思辨,道家比儒家厉害得多。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黑格尔,他是非常重要的哲学家。他就曾说过,从哲学史来说,孔子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没有思辨的哲学,只有善良的、老练的道德教训,得不到什么特殊的东西。这个话讲得挺刻薄,但我们要知道,黑格尔是从哲学立场上讲的,所以他会认为孔子没什么了不起,老子比他了不起得多。所以,对老子,黑格尔有很多分析,孔子则是一带而过。

 

但是你作为中国人,站在中国的立场上,哪个更重要?我不得不承认,儒家很重要。儒家确实是主干,没有儒家,中国文化是不能想象的。我们也同样不能想象,没有老子、庄子的中国文化会是什么样子?

 

儒家对中国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与历史文化的结合也是最紧密的。说这话,我不是站在思辨哲学的立场,而是站在经验的立场。儒家不是孔子脑袋一拍想出来的,他是在历史中生长出来的。儒家的观念已经不用学习,从小到大,你的父母、家庭、社会环境中都有,没有人会特别告诉你,这是儒家的想法。但道家可能得学,比如说,别紧张、要放松、要保持距离,要有超越的眼光,佛要学,道也要学。儒当然也要学,但在很大程度上,两千年间,日常生活中,孔子都在那里,他的影响实在太大了。对中国几千年的影响,儒家的确是第一的。

 

但道家就不重要吗?肯定不是。如果超出中国,讲人类共同体,要在世界多元的传统文化的视野里来讲,道家的影响绕不过去。很简单的一个例子,大家可以统计,在翻译为外文的中国经典中,老子的译本远远超过《论语》。跳出中国文化,道家肯定要比儒家影响大,《老子》比《论语》影响大,他是思辨性的,讲了更抽象、更普遍的观念。

 

儒道互补对,还是道家主干对?在我看来,这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事,不必争。在中国文化当中,儒道互补,当然是正确的,而且不得不承认,是以儒家为主。


道家到底怎么想的?

道家到底是怎么思考问题的?天、地、人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一个观察角度,从这个层面上比较儒道两家,可以凸显道家的特点。

的角度看:

 

这个是对整个宇宙、自然的看法。道家的视野要比儒家的宽广很多。

 

儒家观察的是中国文化的现实精神,是人世。孔子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孔子一生狼狈,周游列国。别人劝他隐退,他说,我和鸟兽是无法在一起的,我是人。他关注的主要是人。打开《论语》,你就可以看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些都是和有关的,全是围绕人间社会的。孔子最重要的就是现世。你看道家,《庄子》打开第一句: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其实是鱼籽,以前说是大鱼,其实是不对的。庄子的话天南海北,讲到哪儿是哪儿。庄子把鱼籽说得那么大,可见鱼有多大?他还说过,古老的大树以八千年为春,八千年为秋。树很长寿,而人只有百年之寿。儒家的观念主要是针对人间的,而道家,比如《庄子》,翻开书是一个很大的世界,而且是一个自然的世界。

 

的角度看:

第一个角度是,接下来是。这里的不是地理,而是人间的制度。儒家讲制度建设,注重秩序。而庄子是破坏制度的,他有一个很有名的篇章,《外篇》里的《胠箧》,这里面就讲,每个人都会把钱放在箱子里,用锁链、绳子捆起来,很牢固。但这又有什么用?防小偷不防大盗,小偷打不开锁,大盗扛着箱子就走了。所以有时候,一种制度,可能是助纣为虐的。道家是要打破制度,甚至极端到无君。文学史上竹林七贤之一阮籍曾经到一个地方去做官,他从来不理政务,到了一个地方,就把衙门的墙全部拆掉。中国原来的建筑,是外面望不到里面,你会觉得高深莫测。阮籍就把墙拆掉,大街上的人一眼就能看到大堂上的人。道家认为,把层层叠叠的建制拆掉,简单化,那是最好的。

 

的角度看:

的角度看,儒家和道家是非常不一样的。儒家很清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要克己复礼,就是秩序。是强调差别的。儒家的不是个体的,是从关系来讲人。哈佛大学的杜维明教授曾简明扼要地指出:儒家看人,是将人作为人际关系网络中的一个点,一提到某人,就说他是谁的儿子,谁的父亲,谁的先生。道家不是如此,道家更多关心个人。儒家说,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而庄子强调个人,认为保全自己的生命是非常重要的。儒家的逻辑是,你要完成自己的生命,有时候就得以死成就,只有死了以后,你才是人,因为你保守了作为人的那一点区别于动物而活着的东西,比如仁,比如义。但道家不这么想,道家认为,只有活着才是个人,死了就不是人了。

在这里,我不是说儒家和道家哪一个是对的,只是希望通过对比让大家看到,两家背后的逻辑是不一样的。

 

博雅汇MBA,专注于北清人等顶级名校MBA提前面试申请,拥有9年的辅导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



20-21申请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博雅汇的学员共拿下528个名校offer。辅导的264名学员中,面试综合通过率达到90.15%。其中,MBA项目北大预录取51人、清华经管预录取29人、人大商学院预录取42人,各校录取人数业内排名第一。想要咨询MBA添加助教老师微信(158104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