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总说,自己是个“没有故事“的人。然而,每一次看似顺利的转身其实都是步步为营,坚定的信念和自律的行动,消弭和覆盖了故事中貌似应有的曲折。 山本耀司曾说,“‘跟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这才是自我。” 渴望与强者相逢的宋嘉斌选择汇入长江,从这里出发,展开人生的新篇章。 初见宋嘉斌,印象是典型的江南气质,谦和礼貌、坦率务实。87年的他,身材匀称挺拔,笑容温暖不失活泼。刚一到达长江商学院的采访地点,宋嘉斌就主动与各自忙碌、并未注意到他的工作人员打招呼,作为新生的他,尊称在场的每个人为“老师”。 面对个人成长中的常规问题,宋嘉斌笑称自己“很难写”,一路还算顺利,有点平淡。即便如此,宋嘉斌仍配合着努力搜索记忆中的细节,但他的底线是——绝对不编故事。 高度自律者养成记 “坚持一个东西,不断地思考、训练、尝试,我相信会实现自由。” 宋嘉斌出生在一个拥有家族产业,而且学习氛围浓厚的大家庭中,父辈的亲人都很重教育,他们自己拼搏多年,仍不忘回炉深造,对孩子们的教育就更加上心。高中毕业,父辈们经过审慎的考察比较,建议他去美国留学,而年少好奇的心也渴望新鲜的经历。就这样顺理成章,宋嘉斌来到美国,就读于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专业。 原本,宋嘉斌有一定的适应基础。7岁进入杭州一所外国语私立学校,语言积累是童子功,在杭州这样开放性的城市,也没少接触西方文化,但这并不足以支撑他轻松拿下这份“成年礼“。当时,到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也不是太多,”没有熟悉的老师同学,连个老乡也没有,两眼一抹黑,全靠自己。“ 学习方面,美式教育倡导独立,课题要自己去研究,然后拿出成果,学习本身不能依赖别人。生活方面, 12个小时的时差,导致他遇到什么问题也不方便请教父母,所以最亲的人基本也帮不上啥忙。宋嘉斌笑称,“就汇钱得了”。 在孤独而自由的环境中,宋嘉斌靠自我规划和管理解决问题,日子久了,小问题一个个解决,好像也没什么跌宕起伏。他说要感谢老师同学的支持,其实他还要感谢那个超级自律的自己。 宋嘉斌回忆起,高中时政治老师讲过一句话,他至今记忆犹新:自律变自觉,自觉成自发,自发得自由。其实,自律是骨子里向往的精神品质,只是出国后的独立环境激发了自律习惯的养成,这种习惯让他受益终身。 在国外读书,宋嘉斌就开始系统的健身训练,这一练就是15年。 最开始,和室友并肩战斗,后来一起回国,室友坚持不下来,而他还在每天运动。每周二、四、六,雷打不动一小时健身房;周一到周四,只要不出差,每天中午在公司楼下打一小时高尔夫球;每礼拜五下午,和朋友约球,后来球队人员凋落,就剩了他一个“光杆司令“。熬走了室友,熬趴了队友,宋嘉斌俨然还要继续下去,而且也不是自律苦熬,这种习惯已变得轻松自然、乐在其中。 “坚持一个东西,不断地思考、训练、尝试,我相信会实现自由。”
20-21申请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博雅汇的学员共拿下528个名校offer。辅导的264名学员中,面试综合通过率达到90.15%。其中,MBA项目北大预录取51人、清华经管预录取29人、人大商学院预录取42人,各校录取人数业内排名第一。想要咨询MBA添加助教老师微信(158104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