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博雅汇MBA:苏州大学MBA初试、复试流程及备考攻略之复试篇
首页 > 资讯 > 博雅汇MBA:苏州大学MBA初试、复试流程及备考攻略之复试篇 > 正文
博雅汇MBA:苏州大学MBA初试、复试流程及备考攻略之复试篇
时间: 2022-10-25 21:20:34
来源: 博雅汇MBA
浏览量: 771

写在前面

    让人揪心的复试终于结束了,虽然初试成绩落后,但凭借着准备较为充分的复试,终于实现了逆袭,被苏大MBA第一批次录取,实在太不容易了。按照承诺,我来交复试攻略的作业啦。

 

复试的重要性

      先说一组数字,2020届参加苏大MBA全国统考的人数应该是在1200+,通过全国统考分数线的392人,目前第一批次录取300人。初步大致估算一下,初试通过率33%,复试通过率77%。由此可以看得出,初试的难度和重要性。

       

再来看一组数字,2020届苏大MBA第一批次录取的300人中,初试分最高247,最低分175,初试最高分与最低分的分差72;而复试最高分260,最低分232,复试最高分与最低分的分差仅28,而且,同样的复试分,基本1分就有20-30个人,由此可见,复试基本拉不开太大的差距。


       以上两组数据,都指向一个结论:苏大MBA考试过程中,初试的地位和重要性远大于复试。那么问题来了,是不是复试就不重要了?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在复试分拉不开大的分差的背景下,初试分数越接近分数线的同学就越危险,以数据佐证,初试190分以上(含190分)共计223人,复试后录取211人,刷掉12个人,淘汰率仅5%;而初试175-189分之间共计169人,复试后录取90人,刷掉79人,淘汰率47%。总结来说,190分以上基本上面试只要正常发挥即可,但亦不可过分大意,而190分以下的则要当心了,尤其是初试分数接近录取线的同学,想要被录取,还是需要多加准备复试拿出逆袭实力才行的。随着苏大MBA的知名度和认同度越来越高,这个高分低分的分水岭的值可能会越来越高,往年180以上基本可以高枕无忧,今年是190,明年也许会更高。所以复试也要越来越被高度重视的。

       

以我自己为例,初试排名320,按照302人的录取人数,属高危人群,但因为重视复试,最终完成逆袭,成功上岸。完成逆袭的不止我一个,有同学以初试压线的分数,通过复试的完美表现让综合排名上升了一百多名,不得不说,实在是精彩。低分档通过初试录取线的,大家学习实力不会差距太大,不过是备考阶段的精力时间投入度的差异,所以这时候复试表现的区别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对复试的重视程度了。

 

复试攻略

01

复试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今年由于疫情,苏大MBA管理中心出于谨慎负责的角度,选择了云考场复试,其实区别只在于时间和形式,内容还是和往年一脉相承。

    首先,关注苏大东吴商学院官网,任何MBA考试相关信息会在官网第一时间公布,官网公布初试名单之后,会启动复试流程。你可能需要准备如下材料

1)有效居民身份证件正反面、初试《准考证》、毕业证(应届生提供学生证或学籍证明)、学位证书。

2)报名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须提供《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或《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持境外学历的提供教育部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3)现场确认时未取得本科毕业证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如此时已经取得本科毕业证书,需提交本科毕业证书和《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4)在校历年学习成绩表(由所在学校教务部门加盖公章或档案所在单位提供并加盖公章)。

5)填写完成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表》和《诚信网络远程复试承诺书》(见附件)。

6)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应届生可以提供初稿)、大学英语四六级成绩单、获奖证书、科研成果等能够证明个人能力、成果等的材料。

7)基层研究生招生单位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其次,苏大MBA中心的老师会和你电话或短信通知、核实信息,按照官网要求去准备资料和设备即可,如果明年是现场复试,应该只要准备资料就好。


02

复试有哪些内容

【面试时长】30分钟

【面试内容】:个人陈述+外语测试+专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考核。

简单来说,整个流程是自我介绍抽后面三个环节的题目(每个环节各两道题,但考官可能会视回答情况另行增加)英语问答政治问答综合问答随便聊聊


个人陈述:时长不超过5分钟,内容主要包括:专业背景、从事过的研究工作、人生经历以及个人兴趣、未来的学习和职业规划等。


外语(含听力、口语、专业外语)测试:各单位要结合学科(专业)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加强对考生外语听力、口语等方面能力的测试。

专业水平测试:MBA专业水平测试的主要内容为政治理论测试。


综合素质考核:考核考生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等,以及本专业以外的学习、科研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经历,个人心理特征、诚信状况、意志品质等。


【复试的记分】:复试成绩(300分)=外语(含听力、口语、专业外语)测试(100分)+政治理论、专业水平测试(100分)+综合素质考核(100分)


03

复试内容该如何准备

个人陈述

     一开场,考官就给了5分钟的充足时间自我介绍,我认为第一印象格外重要,可能决定了你后面所有的表现,所以这5分钟一定要好好把握。建议事先写好个人陈述,并牢牢的背下来,平时掐表练习一下,时间卡在4-5分钟,别太短,也别超时,内容上尽量按时间轴或者按学习、工作、生活轴有条理的去表述,这样也方便考官清晰的接受你所传达的信息,多讲自己的优势和突出贡献的部分,MBA作为一个培养管理类人才的专业,是比较重视工作背景和经历的,多给考官为你点赞打高分的理由。


英语问答

     这部分是抽题,也有运气成分在里面,有的同学可能抽到听都听不懂的专业术语,但大多数都是日常对话类,网上去搜MBA复试口语题目,资料很多,基本就是那些题型。老师们很友好,语速很慢,几乎是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往外说,没听清楚可以请老师再讲一遍,实在没听懂完整句子听到了关键词也可以,比如我抽到的第二题我没能理解具体是什么意思,但我听到了home town ,关于家乡的题目我事先准备了一些英语表述,我就按照原来的准备临时又添了几句,不知道是否准确,但我想总比僵在那里不出声要好,老师们能感受一下我的口语表达能力也行啊。关于英语问答,除了常规题型准备:为什么考MBA,为什么选择苏大,原来的学校、专业,喜欢什么,优点缺点等等,建议可以把自己的5分钟中文个人陈述翻译成英文,因为个人陈述里其实涵盖了我们大部分的个人信息,可以回答很多考官提出的英文问题,更重要的是,在翻译并且记忆的过程中,也可以提升一下英文理解能力,平时练习时自己多开口,自问自答,不要不敢说,考试时如果问到了冷僻题,也事先想好对策,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回答,我想也许对于考官来说,你怎么回答比正确答案更重要。

 

政治问答

     往年苏大MBA政治考试都是笔试,会提前几天在官网发布20题考试大纲,只要把20题的考试大纲背下来基本就没问题了,今年改成政治面试,而且不给提纲,大家都很茫然。但抠字眼去解读官网信息,“MBA专业水平测试的主要内容为政治理论测试,政治理论测试,推测那应该还是脱离不了一些基础的政治理论知识,于是我还是把2019年的政治题纲背了一遍,并且发挥苏大复试晚的优势,微博上去搜了别的院校政治复试都是问了哪些问题,做了记录并整理好答案,并且以自己能理解记忆并且易于表达的句子试着表达出来,因为政治题目改面试的话,你会觉得很多话好像说不出来,发散也没法发散,比如国家为什么要坚持四个自信?讲一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所以用自己能理解的语言去表述最好了,虽然口语化了一些,但起码易于记忆和表述。如果是政治笔试,那就完全不用了,或者虽然是面试,但有的同学记忆超好,可以很自然的背出来,那背就行了,学习方法因人而异吧。

 

综合问答

     这部分大家被问到的题型就五花八门了,我还没有总结出来规律,不知道是否是跟考生的个人专业相关,还是跟工作相关,这也许正是综合两个字的含义。重在平时多积累,多做有心人吧,这也是一个管理人才全方位丰富自己知识理论体系需要做的事情,比如贸易战、新基建、新城镇化、美股熔断等一些热点事件谈谈看法,还有很多同学抽到金融专业术语,我则抽到了管理类的题目:如果你跟上级的意见不一致怎么办,读MBA对你的工作有什么帮助,其实仔细想来,这些题目如果你去网上搜“MBA复试常见问题,七七八八都能见到,老师并不会故意为难大家,大家多做准备就好。

 

随便聊聊

     进入到这个环节,前面计分的环节基本闯关结束,但因为时间还没到,老师会继续跟考生聊一聊,私以为也万不可大意,不要功亏一篑,依然要好好回答考官提问的问题,以一个准备充分的自我介绍开始,以一个自信愉快的聊天氛围结束,万一这个环节你胡说八道暴露了,岂不哭死,别留遗憾。


04

复试应该准备多久比较合适

    这个可能因人而异,我是准备了一周的时间,准备个人陈述,翻译成英文,准备英文对话答案,找资料找答案背政治,那一周赶上工作比较忙,白天时间不够,所以利用了上下班开车路上的时间和下班后的时间,路上就背一背自我介绍,英语自问自答,背一背政治,但正因为时间紧迫,效率还是挺高的。


05

复试时考官关注什么

     我想考官对于你整体自我表达的能力,应变能力,逻辑思维,整个人呈现出来的状态和气质应该是最看重的,而非答案本身,当然完全答的驴头不对马嘴肯定也是不行的,在答案大差不差的前提下,快速整理好自己的语言,自信流畅的表达出来。即便题目事先没有准备到,临场发挥也很重要,想想看自己平时跟同事、朋友探讨问题时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拿出这种状态就好了,讲出你的看法,大部分题目都不会太偏,只要不过分紧张都是可以聊个七七八八的,不冷场是底线吧。


06

太紧张怎么办

     所以复试最大的问题在于会紧张,适度紧张其实是有益处的,能让人保持在一个相对亢奋的状态,但过于紧张就不合适了,会影响到正常思维和现场发挥。太紧张怎么办?以我工作10年常年面对工作高压状态的经验,有一些小的心得分享,希望能对会紧张的朋友们有帮助:


1 工作生活中不要一味追求待在舒适区,走出舒适区,多给自己一些面对压力的机会。开会的时候多发言,能争取的汇报机会多争取,锻炼语言组织能力和抗压能力。


2 情景模拟,试着营造或者想象相似的复试场景,电脑摄像头打开,第二机位设置好,想象一下这就是现场,你情景模拟一次,是不是立刻比平时紧张了?多试几次,习惯了这种氛围以后,当天会舒缓很多。


3 不要给自己心理暗示自己会紧张,忘记紧张这件事,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要回答的问题上,如果不小心走神又想起自己会紧张,就用愉快一点的事情代替,比如复试结束以后要去吃一顿大餐,要去买一件想买的东西。实在克服不了要紧张也随它去吧,它只是跟快乐、悲伤一样,只是一种情绪而已,不用太当回事。


4 想象一下最差的后果你能否接受,MBA属于继续再教育范畴了,它不同于高考,即便最终失利没被录取,也并不会产生恶劣后果, 所以,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尤其是初试分数高的同学,重视复试,当天只要正常发挥即可。当潜意识里正向的信念多于负向的担忧的时候,最终还是可以克服紧张的。

5 很多时候紧张是源于对于不可控情景的担心,所以万全的准备是信心基础,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范围内去做最好的准备,自己能做到信心满满了,更不用怕了。虽然无知者无畏,但比起来,还是打一些有准备的仗,胜算更大一些。

6 考官们都很Nice,也许开始会紧张,但是在老师的引导下,你会渐渐放松的,所以,即便事先有这个苦恼,但也许考试当时就没有了。

07

有同期MBA微信群可以加吗


初试阶段我一直想加同期备考的微信群或者QQ群,大家多做交流,看看有没有一些心得经验可以借鉴,但是一直没找到。一直到复试名单公布,一起备考的朋友拉我进了复试备战群,群内大家相互交流了一些自己不知道的信息,尤其是到复试时间,按照姓氏我排在最后第二天的下午,虽然大家没有过多透露自己抽到的题目,但是从零碎的信息里,我推测出考官会问一些没有准备到的题型,心里有了思想准备,万一被问到自己不要乱了阵脚,对于我心态的及时调整也起到了很好的帮助。这个群应该是老师或者学长学姐们建的,然后学长学姐们再去拉身边认识的考生们进来,最后其实仍然有一半的考生不知道这个群的存在。网络信息时代,搜索资源能力也是项基本本领吧,建议考生可以关注苏州大学MBA教育中心公众号,给学长学姐们留言求拉进群,也许会成功。


好啦,以上就是复试我能给大家总结推荐的信息了,祝所有人都能成功上岸,祝所有努力的人都不被辜负。


博雅汇MBA
,专注于北清人等顶级名校MBA提前面试申请,拥有9年的辅导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


20—21申请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博雅汇的学员共拿下528个名校offer。辅导的264名学员中,面试综合通过率达到90.15%。其中,MBA项目北大预录取51人、清华经管预录取29人、人大商学院预录取42人,各校录取人数业内排名第一。想要咨询MBA添加助教老师微信(158104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