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备考时间较短,整个备考过程中,最惊心动魄的也是最重要的,个人认为当属面试。作为只报考了交大一所学校的我,背水一战,我参加了博雅汇MBA辅导班,毕竟有充分准备才有可能突出重围。这里想说的是,交大面试老师特别博学,无论你如何在这个熟悉的行业摸爬滚打多年,面试老师还是能抛给你很多高质量的问题,看你是否真的真才实学,而不只是停留于网上申请的文字介绍。面对老师友好的问题,你可以放平心态,不要紧张,就当是一次愉快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 到了群面环节,出的题目有可能因为你不是这个行业的而导致你可能完全答不上一句话。我当时拿到的群面case是一道金融题,小组里有一半的同学来自这个行业,进行了非常专业的讨论。事到如今,我仍然觉得很幸运被如此专业的团队推荐为最后的总结发言人选,我总结了大家客观的分析,清晰的表达了我们组讨论的结论,最后顺利的拿到了“国家线预录取资格”。 整个面试过程大概持续半天,我给大家的建议是个面一定要对自己的成长轨迹准备充分,对自己的情况准备得越充分,回答也越从容和自信。群面中则要充分发扬团队合作精神,所做的一切都要为团队服务,而不是为了突出表现自己在群面中搅局。 面试其实从填写申请材料那一刻就已经开始,这是面试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 首先,面试官凭什么能在十几分钟内发现我们几十年学习工作中的闪光点?没错,申请材料就是我们递交的第一张名片。申请材料的填写过程也是我们对过往经历的系统梳理过程,相信我,你一定会发现很多自己以前竟然没有意识到的闪光点! 其次,站在面试官的角度,自问自答。申请材料上的每一句话都需要考虑可能引出面试官什么样的问题,要极尽尖锐,并模拟作答。它的目的不是为了押题,而是为了重新梳理认识自我,这无疑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真的有效。 先说个面。自信是我们递交的第二张名片,它来自于先前在博雅汇MBA面试班上课期间充分的准备,来自于有条理的回答,来自于自然的眼神交互,也来自于得体的着装。自信能让面试官更清晰的看到那个有梦想,敢创新,有担当的你。 再说组面。成为团队中对目标达成重要的贡献者,而不是搅局的“领导者”。一个控制讨论进度并帮助小组达成目标的Time Keeper和一个唯我独“对”,咄咄逼人的Leader相比,后者更有可能出局。 相遇虽然短暂,但当面试结束走到“交通大学”站地铁口时,感觉这四个字离我又近了一步。
20—21申请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博雅汇的学员共拿下528个名校offer。辅导的264名学员中,面试综合通过率达到90.15%。其中,MBA项目北大预录取51人、清华经管预录取29人、人大商学院预录取42人,各校录取人数业内排名第一。想要咨询MBA添加助教老师微信(158104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