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上海交通大学第三届“安泰交响”高峰论坛在百年学府发源地——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隆重举行。
在智能制造主题论坛版块,博世中国总裁陈玉东、鸿海集团副董事长李杰、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董事长李军旗、宁德时代首席制造官倪军分别聚焦“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强韧性制造的挑战”、“动力电池制造”等话题进行了主题分享。
重磅!第三期行业社群班报名开启!
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路在何方?
陈玉东,博世中国总裁
陈玉东分享了博世中国灯塔工厂在工业互联网转型上的“独门秘籍”,包括四个方面:体系、数字化、人员和环境。
体系方面,博世在一百多年的制造经验沉淀中形成了博世生产体系架构,在流程应用中追求百分百按时交付、百分百无浪费、零缺陷、单件流。在良好的体系之下,以业务为导向、精益生产为基础,再利用数字化、人工智能等手段提升流程和体系的应用,从而提升竞争力。
而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博世在人员、企业文化方面也积极响应变化,从“生活、成长、灵感”三个维度驱动员工们在思维上跟上数字化转型的节奏。
为配合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博世也把能源管理作为重要抓手,采用绿色电力、清洁能源不断提升能源效率,以促进制造业生态协同发展。
强韧性制造有何挑战?
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在哪?
李杰,鸿海科技集团副董事长
谈及强韧性制造的思维战略和挑战,李杰表示,自动化是做人不想做或做不好的事;智能化事做人不能做的事;数字化是让人用数据做决策而不是依靠个人经验。关于数字化转型,李杰认为管理系统的整合非常重要,关系到人、事、物三者的连接和集成。
未来智能强韧性制造的挑战,李杰列举了三个点:首先最重要的基础是如何做好数据共享;第二是在缺工缺料的情况下如何维持产能、在不确定性很高的时候如何维持效率及质量;最后是如何在事故和问题还未发生的时候及时避免。
李军旗,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董事长
李军旗围绕数字化转型的探索,点出了数字化转型的过程关键是要有核心技术的突破,实现智能控制系统。如何从生产制造转向对外科技服务,李军旗表示,工业互联网上需要有专业的云平台,形成智能制造的生态,一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实现快速数字化转型、解决缺订单等问题,另一方面在大企业产能不足时起到制造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
此外,还需要和政府密切合作,打造新的产业链和生态;培养一批懂软、硬件,会实操的复合型人才,用专业、数据、知识和人才赋能促进制造业向科技服务业转型,推进数字化转型。
未来动力电池制造有何机遇与挑战?
倪军,宁德时代首席制造官
倪军分享了有关动力电池制造的难点,首先制造过程具有多场强耦合的特性、涉及超大多尺度的精度控制,且要求严格的控型控性能力,追求的是每10亿个产品里仅有一两个不良品,也就是极限制造。
他提出,动力电池极限制造有几个层面的要求:制造系统,产线布局,关键装备,关键工艺和优化控制。首先,动力电池属于大规模生产,因此对于系统层面的设计十分重要,需要对系统性能做综合全面的评判,关注系统的质量、可靠性、可维护性、可调整性等。
其次,如何把产线布局好?除了上述几点外,还需考虑产线的动态预测,而这就需要仿真系统的仿真。
第三,关键设备很重要。动力电池是新兴的行业,因而设备供应商的水平仍有欠缺,这就导致了无法实现更精密的产品,而设备调整的周期极其复杂和缓慢。
最后是关键工艺的优化,需要分析各项可控参数和非可控参数,从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和鲁棒性、产品一致性和使用性能方面对工艺参数进行鲁棒设计和优化。
博雅汇MBA,专注于北清人等顶级名校MBA提前面试申请,拥有9年的辅导
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
20—21申请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博雅汇的学员共拿下528个名校offer。辅导的264名学员中,面试综合通过率达到90.15%。其中,MBA项目北大预录取51人、清华经管预录取29人、人大商学院预录取42人,各校录取人数业内排名第一。想要咨询MBA添加助教老师微信(158104371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