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博雅汇MBA:“互联网+”时代之发展解读
首页 > 资讯 > 博雅汇MBA:“互联网+”时代之发展解读 > 正文
博雅汇MBA:“互联网+”时代之发展解读
时间: 2022-08-28 21:30:54
来源: 博雅汇MBA
浏览量: 762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代,这是怀疑的时代:一场名为互联网+”的风潮正席卷产业及资本,犹如一针兴奋剂,打在了每一个创业者和投资者身上。我们不愿像很多人一样仅仅把这现象看作一阵风,因为风会停,但现象背后的产业逻辑会不断演绎。我们相信互联网正在重构,重构的不仅仅是商业模式,资本流向和估值方法,更是人心,这是重构的三次方,将重构出互联网波澜壮阔的大时代。

 

一、产业重构:全民创业潮背后的逻辑

当下的中国正被一股全民创业的浪潮席卷。互联网+”的提出更是犹如一针兴奋剂,打在了每一个创业者和投资者身上。这一切像极了90年代的全民下海风潮,它们的背后都蕴含着深刻的产业转型逻辑。我们不愿像很多人一样仅仅把这现象看做一阵风,因为风会停,但现象背后的产业逻辑还在演绎。

让我们直面创业潮背后的产业逻辑,揭示正由第一代向第二代重构的互联网,以及转型浪潮中的输者与赢家。


1.第一代互联网:流量、流量、流量

第一代互联网是门户的时代、是游戏的时代、是搜索、社交的时代,更是过去的时代。

它有三个显著特征:

1)核心价值是供给创造需求。

2)核心模式是流量变现,产业链短。

3)核心规则是赢家通吃,流量即是一切。

所以,第一代互联网的赢家是技术大拿,是用IT技术打造互联网产品的极客。一行“Hello World”代码是他们征服虚拟世界的宣言。


2.眼看它流量起,眼看它变现近,眼看它掉队了

细数过往,第一代互联网已经基于线上构建起了千亿规模的互联网广告市场(2014年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1540亿,同比增长40%),和千亿规模的网络游戏市场(2014年游戏市场规模1150亿,同比增长38%);核心驱动力是伴随经济发展,广告主广告支出&人均娱乐费用支出的提升。伴随着年均30%左右的线性增长和万亿规模天花板,第一代互联网的发展已趋常态,中规中矩却不性感。


互联网永远在躁动。极客们的世界不应只停留在线上。相比以流量为血液的虚拟世界,线下有更广阔的天地和急需互联网抚平的痛点。但是,流量逻辑跨出第一代互联网的第一步,就遭遇了失败。

另外,京东基于对实体零售整个核心关键点的认知和理解,选择用互联网的方式,实现对这个商业模式最本质服务更好的提供:京东自建线下物流,如今快速稳定可信任的物流已成为京东体系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对上游供货、对下游物流仓储的一体化闭环对接,最终形成它垄断的护城河。而当当坚持有钱也不自建物流,业务局限于线上,则进一步禁锢了当当平台的可拓展空间。

总结优土、当当的没落,与乐视、京东的崛起,缘起对互联网+现实供需的深刻理解,落地于连接现实世界提供更好更便捷的服务。

此刻的互联网正在向第二代演进。

3.第二代互联网:给传统产业以互联网,而不是给互联网以传统产业

我们总结,第二代互联网将带来三大变化:

1)重塑现实供需,产业链被拉长。

2)参与人群由极客演变为线上线下复合型人才。

3)商业模式多种多样。


尽管模式多样,但我们认为核心的大方向是两个:向上发展的云和大数据,以及向下发展的O2O。不同的发展方向对应不同类型胜出公司。

3.1向上走:云和大数据

第二代互联网中,云计算和大数据成为基础设施,一系列的应用和服务都构筑其上,是数据时代最具价值的底层平台。

平台型互联网企业具备向上发展的潜力。作为基础设施,数据&云的量级与其价值呈指数相关,因此这是大公司的游戏。有机会参与到这个发展方向的是平台级的大企业,如BAT、乐视、小米、京东、蚂蚁金服。我们判断,云和大数据领域将会诞生千亿美金级的公司,并围绕这些公司形成一系列生态圈。


3.2向下沉:O2O

我们一直强调,O2O不是一个行业,而是一种模式,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深入现实产业链中,提升效率,解决痛点,数倍放大市场。具体而言,O2O模式应用于两类行业会出现两类不同类型的胜出企业。

1)高集中度行业将迎互联网破坏式创新。部分行业,如黑电、零售,原有企业优秀,行业集中度高(龙头占据15%以上份额),领先者享受了渠道垄断、品牌溢价,行业内公司没有动力破坏现有平衡。成功是成功者的墓志铭,互联网会以降维打击方式,消除原有渠道/品牌优势,从而直接的更有效率的把服务提供给需求方。这种情况下,互联网会对行业形成颠覆。

小米即是典型的对原有行业实现了破坏式创新的例子。小米通过电商模式直销手机,破坏的是原有手机厂商的渠道优势,通过社交网络口碑传播,破坏的是传统手机厂商的品牌优势,二者节约下来的成本又使得极低的价格策略成为可行。以手机硬件为载体,未来互联网服务上的盈利创新更是传统厂商难以企及的维度。

这类行业中,原行业内企业如参与变革,则总会面临左右互博的尴尬境地,难以成功;而对产业有了解的互联网企业没有历史包袱,反而更易成功。而经过一轮对传统厂商的收割之后,在传统产业站稳脚跟的互联网公司会形成更高的垄断,传统产业数据的积累甚至会使这些新龙头有机会往第二代互联网的上升模式发展。


2)“心塞行业原有领先者将获得更大机会。原有服务痛点多,信息不透明,缺乏信用体系,或存在政策限制,导致整个行业发展不成熟,行业集中度低。这类行业我们称之为心塞行业,比较典型的有装修、金融、汽车后服务、教育等。其首要需求是利用互联网改善原有行业痛点。

这时能胜出的企业往往是原有行业的领先者。这类企业在传统领域耕耘多年,对行业痛点充分了解,线下地推强大,后端能力强,辅以互联网的加成,将获得更大机会。如果说原先传统领域的客观原因使得企业无法做大,现在优秀的管理团队+优势资金卡位+互联网会使得企业能量指数级放大,这类公司在目前A股中已有不少。


由此可见,第二代互联网中,互联网已不再如第一代一样作为行业主体,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工具,一种能力、能量附加于传统产业之上。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企业学习互联网的成本会低于互联网企业学习传统产业规律的成本。

3.3这是最好的时代

第二代互联网的市场空间将是第一代的几十倍。第一代互联网是线上直接创造商业价值,其增长空间取决于其变现手段的增长空间,如广告市场大小,游戏市场大小。这些领域的增长受宏观经济的影响,增长只是线性的,加起来预估产值万亿。而第二代互联网,面对的是每一个即将深入的万亿级市场,合起来会是十几、几十个万亿市场的叠加。

4.重构之后,中国引领世界

互联网重构之后、第二代互联网之后的未来我们暂且不妄加猜测。可以预见的是,面向未来,中国将迎来继人口红利后的下一个红利——大数据红利,引领世界互联网体验升级潮流。中国以电视、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受制于政策体制要求,条块分割,竞争力低,使得国内80后生人普遍对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接受程度更高。他们是互联网一代,既受益于互联网也授益于互联网,它们的网络行为提供了全球无可匹敌的大数据节点。第二代互联网加大数据红利将使得未来线上线下服务的体验达到极致。我们可以乐观的预计,中国将引领下一轮全球变革。如果说制造业的中心在德国,创新的中心在美国,那么下一代互联网数据&服务的中心在中国。

二、资本重构:良性泡沫刺激创新

躁动的不仅仅是互联网,还有资本。如果说躁动的产业会催生创新,躁动的资本却往往带来泡沫。中国快速积累的财富正找寻着出路,而这一次,它找对了地方。

1.资本+互联网,这一次门当户对

互联网正面临中国第一轮真正经过沉淀的产业资本财富转向新经济的时机。

1.1众里寻它千百度,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

过去10年以来,中国产业资本主要沉淀在以房地产为主的传统行业,2014年房地产投资额近10万亿;目前国内传统资产投资进入调整期,产业资本焦急寻找新的出口;而重构中的互联网,一如之前所说,前途似锦,符合产业发展趋势,长期具备确定性,资本一见钟情。因此,10年沉淀的产业资本财富正大规模向新经济/互联网转移。

1.2最懂互联网的本土资本,有你在,我放心

海量的人民币资金涌来,与美元资金催生的互联网不是一个量级。根据EZCapital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新成立的基金大部分是人民币基金,共计258支,占新成立基金总数的86%,募资金额1143亿元,占募资总额的58%。这些真正理解本土互联网消费习惯,敢于并且善于投资互联网的资本,让产业尽情前行,无后顾之忧。

2.重蹈覆辙?告诉你为什么不一样

资本和互联网的结合是个危险的话题。美国90年代下半期,东南亚金融危机大背景下,个人计算机的革命性技术爆发性普及,吸引资本大量向互联网行业集聚,驱动了纳斯达克指数波澜壮阔地上涨。但当时互联网只有技术,高举免费大旗,并未找到清晰的商业模式,因此只孕育出大量泡沫。如果说当时美国资本市场已经度过青春期,那美国的互联网产业却还是个婴儿,这样的联姻显然不合适。

与美国当时的情况不同,此刻中国资本与互联网同步成长。国内很多互联网子领域的商业模式相对清晰,资本涌入速度、资本累积速度与互联网所处状态相对应。资本市场只会产生适量的良性泡沫,而这些资本衍生的造富效应,也将是催生下一轮创新以及新经济的催化剂。


3.二级市场,舍你其谁

我们认为,产业资本会首先进入二级市场。这是由中国产业资本的心态,以及资本市场的人员结构决定的。

3.1一级市场?这场恋爱对我来说太长

中国现阶段的资本累积始于改革开放,集中于过去十年。过去资本累积的心态决定了,相对于变现期限较长的一级市场,人民币基金更容易接受二级市场。

3.2二级市场?你更懂我

国内过去资本市场的特殊结构,使得一级市场投资集中于Pre-IPO阶段,一级市场机构为保障投资标的顺利上市,研究集中在法律、制度方面。相对而言,二级市场,尤其是互联网企业投资比较多的基金,对于行业的研究时间更长、更深入;在这场互联网盛宴中,也获得了更好的卡位。

此轮资本与互联网的联姻,二级市场将是第一候选,而伴随市场联动效应,后期也会向一级市场演绎。


三、估值重构:带来三阶段投资机会

当互联网站在风口的时候,它已再不能安静地做一个美男子,因为资本向来具备最敏锐的嗅觉,当资本血拼扫货A股商场中每一支宣布触网甚至我认为它可以选择触网的股票,市场对其泡沫破裂的担忧情绪开始悄悄生长,然而我们认为:好戏才刚刚上演,技术层面中短期或许会出现波动,但长期看,最前瞻的资本将充分享受到互联网+的牛市盛宴。

1.冲出100亿美金陷阱

站在龙卷风的风眼,我们认为本轮互联网投资将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血拼扫货抢筹码

主要矛盾体现为互联网标的稀缺供给无法满足资本炽热的追逐需求;主要投资机会在于有钱、任性、买买买。

拥有最纯粹互联网基因的乐视网、东方财富携手上演创业板双龙传,引领本轮互联网行情,其市值和估值水平超出传统估值模型的乐观假设情形,如此造富示范效应下,有转型欲望的公司纷纷宣告触网,于是资本又有了发泄之处,开始疯狂扫货其他标的,例如当乐视市值冲破600亿之后,一批广电系股票跟随普涨;互联网金融概念火热,一夜之间京天利等三家公司不约而同宣布进军互联网保险领域;全通教育市值突破200亿之际,计算机板块公司纷纷宣布加码布局互联网教育。

尽管本轮狂欢源起于部分资质平平的公司宣告触网(“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但随着注册制等资本市场准入政策的放宽,一批真正穿鞋的好孩子将纷纷选择登陆或回归A股市场。

2)第二阶段: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们看不穿

主要矛盾在于互联网龙头价值被低估而200亿人民币市值以下小市值公司被高估;主要投资机会在于挖掘被“100亿美元市值魔咒桎梏的互联网低估龙头。

伴随注册制的实施,以及优质的美股公司/未上市公司拆红筹及回归A股,A股的互联网优质标的大量增多,池子大了水就会下沉,互联网板块可能会面临一波整体的回调。由于市场对互联网公司缺乏统一的估值标准以及一致预期,回调过程中市场会面临一定的恐慌与踌躇,并形成估值矛盾——100亿美金级互联网龙头公司被低估,200亿人民币以下触网小公司被高估的矛盾。在此阶段,我们需要采用符合长期发展逻辑的VC化估值方法,筛选存在广阔市场空间、具备较大发展确定性的龙头公司果断介入,这将是把握第二阶段投资红利的最佳方式。

3)第三阶段:早已辨你是雌雄,详细跟踪最重要

曾经的创新企业变得传统,进入稳定发展阶段。一方面:互联网企业盈利模式基本成熟,商业创意基本坐实,新业务贡献利润;另一方面:经过持续学习和认知,投资者对于互联网各细分行业理解加深。在此阶段PSPEG等相对估值方法开始变得有效;市场渗透率、营业收入、用户数、ARPU等指标能够帮助衡量企业经营情况。

2.做个VC投二级

第一阶段抢筹码这样全股皆长、全民疯狂的时代或将终结于注册制落地前后,届时A股将逐渐迈入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们看不穿的第二阶段,摆脱P/E等传统估值方法的桎梏,以定性化的VC估值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把握明日龙头,通过市场空间、企业卡位、管理团队三个维度进行公司筛选:

1)产业空间必须足够大。筛选顺应产业趋势、空间广阔的子行业,如果一个子行业已经可以看到清晰的天花板,那无论商业模式如何优秀,市值天花板也近在眼前。

2)企业的卡位必须稳准狠。企业卡位包括商业模式的卡位和资金优势的卡位。

3)企业家愿景和职业精神必须卓越非凡。新兴产业开拓期,刺刀见红,贴身肉搏,真正需要有狼性的管理团队,有宏大的格局以及脚踏实地的坚定执行力。

我们认为,互联网投资的第二阶段有望在2015-2016年渐入高潮,新标的此起彼伏,大量A股互联网公司将打破100亿美金市值魔咒,并出现亚马逊这类不盈利的大市值公司。以VC化估值方式迎接这场盛宴,坚定买入,长期持有,会带来10倍以上的增长空间。


博雅汇MBA,专注于北清人等顶级名校MBA提前面试申请,拥有9年的辅导

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


20—21申请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博雅汇的学员共拿下528个名校offer。辅导的264名学员中,面试综合通过率达到90.15%。其中,MBA项目北大预录取51人、清华经管预录取29人、人大商学院预录取42人,各校录取人数业内排名第一。想要咨询MBA添加助教老师微信(158104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