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博雅汇MBA:人工智能遇到生物医药能改变什么?
首页 > 资讯 > 博雅汇MBA:人工智能遇到生物医药能改变什么? > 正文
博雅汇MBA:人工智能遇到生物医药能改变什么?
时间: 2022-08-26 23:23:35
来源: 博雅汇MBA
浏览量: 727


西湖大学副校长许田教授是遗传与生长调控领域的开拓者之一,曾担任耶鲁大学遗传系副系主任及校长特别顾问。

 

由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主办,行业研究院协办的《当人工智能遇到生物医药——挑战与机遇》的论坛上,他从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总结出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规律,并预测继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后,下一波科技革命浪潮将出现在生物医药科技(分子革命)与人工智能领域(智能革命)


这两个领域的革命必然对个人与社会带来巨大影响。

 

他和团队曾做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基因测序仪,个人基因组开始可以测序。第一个被基因组测序就是DNA双螺旋发明者沃森,还有英特尔创始人摩尔。

 

许教授表示,基因测序仪最重要的是能够产业化,把测序的价格降下来。当技术足够便宜时,各行各业就可以有应用,和产业化结合起来。核心测序仪的发明是让价格降下来的技术。


现在应用最多的是产前检测和遗传病检测,新生儿产前检测看看有没有遗传病,优生优育。优生优育里面还有亲子鉴定,像这样的事情不单单是技术可以应用,实际上深刻影响社会。

 

对于人工智能能够做什么事情,特别是在生物医药能够做什么事情?

 

在许教授看来,现在新药研发平均14年时间20亿美元,成本太高时间太长,要改变这个现状怎么办?人工智能是一条出路。

 

以前研发新药都拼命做实验,生化实验等等又费时间耗费又大,现在我们用人工智能预测,预测这个东西治什么病,根据预测出来的东西做实验,成本大大下降,效率大大提高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而且可以帮助这个药更好的在病上用,未来可以精准用药,就是个性化用药。

 

许教授从个人经历出发,提出前沿科学必须同产业化相结合,并认为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应当从精准医疗逐渐转向精准预防,建立完善的个人健康大数据,对数据开展深度的学习与分析。


论坛前,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院长、行业研究院院长陈方若表示,西湖大学走在了改革的前列,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也同样致力于改革,希望走出一条商学院创新的道路。

 

他认为,目前全球大学都存在的共性问题就是科研、教学与实践脱节,行业研究院成立后,陈院长提出纵横交错,知行合一的核心理念,力求通过开展跨学科的行业研究,建立行研团队,锁定行业内的特定问题,来打破固有的学术壁垒

 

陈院长还指出,安泰一直怀有开放的态度,希望打开商学院生态圈,同其他院系积极开展跨学科的合作交流,让商学院在社会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博雅汇MBA,专注于北清人等顶级名校MBA提前面试申请,拥有9年的辅导

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


20—21申请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博雅汇的学员共拿下528个名校offer。辅导的264名学员中,面试综合通过率达到90.15%。其中,MBA项目北大预录取51人、清华经管预录取29人、人大商学院预录取42人,各校录取人数业内排名第一。想要咨询MBA添加助教老师微信(158104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