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博雅汇MBA:课程笔记 企业信息系统应用实践之思考 | 班级之声
首页 > 资讯 > 博雅汇MBA:课程笔记 企业信息系统应用实践之思考 | 班级之声 > 正文
博雅汇MBA:课程笔记 企业信息系统应用实践之思考 | 班级之声
时间: 2022-08-26 14:57:58
来源: 博雅汇MBA
浏览量: 824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和社会生活应用的不断扩展,相信没有哪家企业能够忽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但在企业信息系统的应用实践中,依然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许多人对信息系统的态度也从望梅止渴的期盼,变成了如吃了青梅后酸涩的失望。信息系统也让不少人产生了不用信息技术是等死,运用信息技术是寻死的感慨。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人们对信息系统既爱又恨呢?企业又该如何实施成功的信息系统呢?

 

笔者在多年的制造业工作实践中,参与了多个大型信息系统的规划实施,对信息系统在实践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与痛点也有切身感受,也一直在探寻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直到近日有幸聆听了上海交通大学王理平教授关于信息系统的课程,对之前困扰自己的许多问题,顿觉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一下子找到了问题的根源。

 

因此,我也希望把自己最近学到的知识,结合实际工作中的感受,与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信息系统的作用与历史使命

对于信息系统在企业实际业务中的作用,我们要保持清醒的认识。信息系统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器,但并不是解决企业面临的任何问题的灵丹妙药,因此,我们不能对其抱有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

 

企业业务发展面临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还是需要基于企业的商务模式和企业的战略来解决,而不能冀希望于某个信息系统来解决。信息系统究其根本,并不能帮助企业创造价值。信息系统只是为企业发展提供助推作用,帮助企业对实际业务中的细节管理和过程管理提供支撑。

 

应用信息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流程设计和流程优化,让企业业务流程变得清晰可控。企业运营绩效的关键业务指标(KPI),可以实现如仪表盘一样实时清晰的展示出来,提高企业运作的可视性和可控性。

 

但是,企业面临的实际业务场景的变化,以及盈利模式变化所面临的问题,却不能指望通过实施一个或多个信息系统就能一下子解决掉。

 

信息系统的历史使命是降低企业复杂性的管理成本。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的管理成本和内部的沟通成本也在逐步的扩大。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壁垒以及各个部门追求自身绩效最大化的努力,也会导致企业管理效率的降低和资源的浪费。

 

信息系统通过对企业业务流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并将之固化,从而形成稳定的结构化的数据与流程,从而使企业内部的操作流程得以简化,企业的管理效率得到大幅提高。

 

最后,我们也要正确认识信息系统与企业员工的关系。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也引起了人们对未来信息系统是否会全面取代人类工作的讨论。

 

在我看来,信息技术的应用,正如历史上蒸汽动力取代人力与畜力一样,可以帮助人类极大的提高生产力,但却不能完全取代人。这是因为,信息系统发挥作用的方面,还是集中在重复性的流程工作方面。而复杂问题的解决,最终还是要依靠人类的智慧。

 

因此,信息系统的应用,要始终关注在需要机器解决的重复性工作,需要机器处理的工作,就交给机器来解决。对于企业员工,企业要提供更多发挥人类智慧的空间,不断提升企业员工的价值。

 

当然,作为企业发展关键要素的员工个体,也要不断地充电学习,有意识地提升个人能力,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这样才能避免像新闻报道中的某些收费员,在失去工作的那一刻,才意识到自己除了会收钱,并不具备其他的工作技能的悲剧。

 

信息系统的特征

信息系统从其本质来说,是属于比特空间,它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的物理空间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因此,对于熟悉了物理转变和化学变化的大多数人来说,如果再套用物理空间的知识与经验对待比特空间,那么将不可避免的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同很多人的认识不同,信息系统的投入是一个的的确确的重资产项目,而不是很多人误以为的轻资产。信息系统的实施,不仅需要在前期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软硬件的购买和开发,也要在后期不断的投入,进行系统适配性的优化开发。

 

在信息系统的实施中,存在着一个九一原则的规律:即系统开发的前期每投入9块钱,后期还需要相应的投入1块钱才能取得成功。而系统开发前期投入的9元钱,通常只能取得10%的投资收益,而后续投入的1元钱,却可以取得90%的投资收益。

 

信息系统后续开发的不断投入,所获得的收益也是远远大于前期投入的投入产出比。对于信息系统来说,尽管信息系统实施的前期巨大投入,但是其产生的实际效果却极其有限。因此,打造一个成功的信息系统,需要后期不断的持续投入,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系统的价值,取得最佳的经济效果。

 

其次,对于信息系统的成功来说,有效的信息输入,是取得信息系统成功的关键因素。很多信息系统的设计不可谓不完善,流程的设计不可谓不优化。但在实际的应用中,却由于企业无法解决数据输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问题,最终导致信息系统能够发挥的作用收到很大限制,甚至于最终将信息系统束之高阁的案例也是比比皆是。

 

如有的零售企业在实施了信息化系统之后,不能很好的解决商品的意外损耗问题,导致信息系统的库存管理频频出现计划外的缺货问题。

 

还有一些制造企业,由于数据录入的错误较多,生产过程中损耗不清楚,实物管理混乱,导致系统库存信息不准确,致使企业的业务人员只能通过手工报表进行日常操作,信息系统最终成了企业的一个昂贵的装饰品。

 

当然,信息的准确输入和记录,也是需要耗费企业的大量资源。因此,企业在信息系统设计之初,就要充分的考虑到信息输入准确性的要求。企业应当根据业务的实际情况,在信息准确性和输入效率之间找到平衡点,根据信息的重要程度(ABC分类法等),采用合适的信息输入系统和输入方法,确保信息输入的准确度可以满足企业的业务需要。

 

近年来,随着RFIDEDI,条码技术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在极大的提高了信息录入的准确性的同时,也使得企业信息录入的成本得到了大幅的降低。

 

如何打造成功的信息系统

在大家对信息系统的作用和特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之后,下面我们就进了入应用环节,具体探讨如何打造一个成功的企业信息系统。

 

企业在实施应用信息系统之前,要首先对自身的业务模型进行清晰地定义。企业应根据实际的业务需求,构建相应的业务模型,然后才能开始信息系统的实施。在规模企业内部,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职能部门和拥有不同技能的专业人士。

 

如研发,销售,生产,工程,采购,计划和仓储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自己特定的技能和知识体系。这种专业分工的存在,一方面保证了人尽其才,使得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各类专业人士的知识技能实现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不同部门之间的壁垒和内部沟通成本。

 

企业信息系统的实施,就如让企业全体人员学习掌握一门共同的语言一样,在企业内部方便有效的进行沟通。企业通过对各种词汇,语法结构以及各种句型的定义,让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可以顺利的进行沟通。从而打造一个内部信息的可视化平台,减少沟通的成本,降低部门间的壁垒,从而提高企业响应的速度和竞争力。

 

在信息系统实施的过程中,企业当前流程的优化和简化是保证信息系统成功实施的关键。企业实施信息系统,其实质是将企业现有的业务流程,通过流程的简化和优化,进行固定,然后转换到信息系统上去。

 

因此,企业在实施信息系统之前,要首先通过商业模型的分析,设定好需要导入信息系统的业务流程范畴。企业在实施信息系统的过程中,要正本溯源,时刻保持实施信息系统是为了满足业务需要的初心,而不要由于各种干扰因素,或者赶工期等原因偏离企业实施信息系统的初衷。

 

在企业信息系统案例中,有些项目实施人员,仅仅是为了实施信息系统而简化企业流程,造成信息系统与实际企业应用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偏差,最终导致信息系统不能很好的满足企业的实际应用场景。

 

一般情况下,底层决策可以利用信息系统实现企业业务流程的高效对接,而企业的中高层战略选择则要保持灵活性,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在企业的现实应用中,不少企业通过构建小前端+大平台的方式,较好地解决了企业效率与员工主动性之间的矛盾。

 

企业信息系统是一个双努力模型系统,需要企业需求方与信息系统提供方之间相互合作,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取得信息系统实施的成功。许通常情况下,企业参与信息系统实施的人员,受制于对信息系统专业知识的缺失,对信息系统的特征和功能了解不够全面。

 

而信息系统提供方则对企业的业务流程了解不够深入,因此双方存在信息交流沟通的不完善和不对称的情况。在信息系统实施过程的一定期间内,双方还会遇到许多意料之外的变化和困难。

 

因此,信息系统的需求方和提供方必须共同努力,随着项目的具体实施进展,不断完善项目的实施计划书和模型构建,确保需求方和实施方的能够最大程度的达成一致。

 

企业的项目团队在信息系统的实施阶段,要根据项目开始阶段提出的目标,组织信息系统相关的应用人员,经常对系统进行测试,持续地修正模型,并逐步完善系统,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取得较为满意的实施效果。

 

最后,一个成功的信息系统,也一定也是一个安全的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能够保证企业日常运营的数据信息的安全存贮使用,防止信息的外部泄露;另一方面,也要保证企业的信息系统能够在面临各种突发意外状况和自然灾害时,都有足够完备的应急预案,维持企业的正常持续运营。

 

如果一个成功的企业信息系统对企业而言,就如同一个充满宝藏的仓库一般,那么网络安全防范机制,则如同守卫这座宝藏的大门一样,其对企业正常业务运营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今年来层出不穷的黑客袭击事件,也在不断的警醒企业管理者加强信息网络安全防范的重要性。

 

此外,随着越来越的企业业务日渐依赖信息系统,企业也必须加强数据和信息中心防范各种意外突发状况和自然灾害的能力。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跨国公司的信息系统面临数据丢失或者系统瘫痪,整个公司的全球业务运营陷入长期的停顿和全面混乱当中,这将对公司的损失和影响会有多么巨大呢?

 

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方案和路径不一而足,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商业模式和业务场景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但在信息系统的实施过程中还是有不少的共性和规律的方面,希望以上的这些介绍,能够对大家在企业信息系统的实施实践中有所裨益,助力企业的持续发展壮大!

 

本文作者:李建刚,交大安泰EMBA20183班。注册供应链管理师(CSCP),十多年跨国公司供应链管理专业经验。曾服务于电子消费品,仪器设备,生物医药以及耗材等多个行业和领域,从事过计划,采购,仓储运输等领域的管理工作。期间曾参与所在公司多个大型信息系统项目,如SAPI2MESWMSEDI等系统导入和升级,对信息系统的实施及其在企业中的运行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知识。


书写交大,记录人生

不知不觉,交大安泰EMBA公众号已经在小伙伴们的微信订阅号列表中,度过了7年多的岁月。这7年里,感谢大家的陪伴。我们也发现交大人的生活,在不同人的眼里有着不一样的美好。为此,我们决定面向交大安泰EMBA全体班级、全体师生(包括校友)征集稿件。


博雅汇MBA,专注于北清人等顶级名校MBA提前面试申请,拥有9年的辅导

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


20—21申请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博雅汇的学员共拿下528个名校offer。辅导的264名学员中,面试综合通过率达到90.15%。其中,MBA项目北大预录取51人、清华经管预录取29人、人大商学院预录取42人,各校录取人数业内排名第一。想要咨询MBA添加助教老师微信(158104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