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政党制中的一位传奇人物,曾任第九、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人生三次转折皆为报国;
他创立了虚拟经济理论体系并将其应用于中国金融改革与实践,为我国新兴的风险投资业做出奠基性贡献,被称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
他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文化学者,主张创建以爱国、开放、创新为特点的中国先进文化,关注并思考文化产业发展与技术管理制度创新等前沿话题;
他是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交大安泰经管学院第二届顾问委员会主席……
2015年7月12日,北京时间0:34分,成思危与世长辞,享年80岁。安泰师生纷纷表示惋惜和悲痛 :成思危教授与世长辞,让我们深深缅怀这一著名经济学家!我们曾有幸聆听成先生的演讲,其严谨的学术风格依然历历在目。成先生一路走好!
未因权位抛理想,敢凭刚直献真言
今年6月11日,八十寿辰的成思危写下《八十回眸》一诗:畅游人间八十年,狂风暴雨若等闲。雏鹰展翅心高远,老牛奋蹄志弥坚。未因权位抛理想,敢凭刚直献真言。功成名就应无憾,含笑扬眉对苍天。“我们痛失恩师,国家痛失栋梁。”成思危的学生、经济学家马光远形容成思危“身居高位仍然坚持说真话”,“他对中国一直充满信心,愿先生千古。”
成思危解析“安泰特色”
从2008年起,成思危担任交大安泰经管学院第二届顾问委员会主席。在此期间,他一直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慷慨陈词岂能皆如人意,鞠躬尽瘁但求无愧于心”的人生格言。下面,就让我们回顾在历次委员会会议中,成思危的精彩发言:
·2008年11月4日,在我院第二届顾问委员会成立上,他表示:“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肩负着更加沉重的历史使命,我们要携手努力,将安泰经管学院建设成为国内领先、亚洲一流,经过若干年的努力,进而成为世界一流商学院。”
·2009年9月25日,在我院第二届顾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中,他认为尽管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但是大多数人对经济好转的总体走势已经达成共识。安泰顾问委员会的成员要站得更高一点,看得更远一点,想得更深一点,发挥才智和经验,对安泰经管学院的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建议和支持。
·2010年10月16日,在我院第二届顾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他通过视频寄语到:“教育对于中国的国力提升和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更对强调了教育在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的历史使命。”
·2011年11月12日,在我院第二届顾问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中,他希望学院顾问委员会能在会后认真凝炼委员的真知灼见,把大家的智慧化为实际行动,抓住机遇,加强改革力度,取得更大的进步。
·2012年10月17日,在我院第二届顾问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中,他介绍了“安泰特色”的思考及建议,着重强调了学院在实体经济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还有很多课题需要研究。
除了担任学院顾问委员会主席,他更是多次在交大的百年讲堂上,为师生带来最深刻的经济解析。2006年,上海交通大学在交大安泰经管学院举行了聘任成思危为上海交大兼职教授、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的授予仪式。在授证仪式后,他专门为交大师生作了题为“知识经济与我国21世纪经济发展”的学术报告,并提出“知识经济时代会有两类国家,一类是头脑国家,一类是躯干国家。我希望我们中国也成为头脑国家,而不是成为简单的躯干国家”。2008年,成思危为我院师作了题为《我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和对策》精彩报告,畅谈了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看法,分析了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预测了中国经济的走势。
三次人生转折皆为报国
成思危作为成家五个孩子中的独子,父亲成舍我是杰出的一代报人,母亲萧宗让曾留学法国,书香门第的他自幼便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成思危在北平时,已深受鲁迅、茅盾、巴金等进步作家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当数《家》、《春》、《秋》“激流三部曲”。在《家》这部著作中,觉慧毅然决然离开家,寻得了人生道路。在成思危看来,他人生的第一个转折,就像是觉慧的真实写照。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思危
成思危的一生经历了三次转折,“第一次,16岁离开家门,奠定了我走上报国道路;第二次,46岁去美国学管理,彻底转变了我的专业方向;第三次,孙起孟老先生动员我参加民建,从此走上了从政的道路。”人生的三次转折,见证了他成长的心路历程,而第三次转折,也使他从一名学者走向了政坛并成为国家领导人。
“作为参政党,我们不可能代替政府的工作,我们要做的是支持政府的决策和行政。”他强调说,“我们不是空喊支持,我们的作为主要是四个方面:探讨理论基础;评介国外经验;完善政策框架;分析实施难点。”成思危说。
中国风险投资之父
2003年,在成思危的积极倡导下,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正式成立,从而建立起国内风险投资领域政策制定者与实务界沟通的重要桥梁。2004年6月,深圳中小企业板正式开盘,迈出了“三步走”战略中其中一步。成思危强调,中国风险投资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培养自己的风险投资家,从培养项目经理入手。由此,风险投资在中国才真正开始引起政府和国人的关注和重视,并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由于成思危为我国新兴的风险投资业做出的奠基性贡献,业内人士亲切地称他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
作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推动创业板的建立原本应该最为积极,但成思危一再强调推出创业板要等到时机成熟。他说,风险投资不是一个简单的给钱,而是跟创新者共同去创业,因此不能将风险转嫁给广大公众投资者。成思危警示,创业板建立,风险投资企业将一拥而上,不排除某些公司在创业初期通过包装上市圈钱的可能,在相关立法不规范的时候推出将后患无穷。
虽然反对急于求成,但成思危并没有因噎废食。2002年,成思危在深交所调研之后,提出了创业板小“三步走”的建议:第一步是把发审委已经通过的小盘股集中起来开辟一个中小企业板块;第二步是适当降低条件,逐步扩大这个板块;第三步是条件成熟时建立一个完整的、独立的创业板。2007年,针对中央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成思危认为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法制建设有了很大进步,中国涌现出不少有价值、高成长性的创业企业,建立创业板市场的条件已经具备。2008年,成思危再次指出,中国风险投资的目的绝不仅仅是提供一种直接投资的工具,更重要的是激发创新活力,实现高技术的产业化。2009年3月,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了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酝酿十年之久的创业板终于修成正果。
对于这些年来自己在推动风险投资和创业板市场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成思危仍然坚持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既积极又稳妥的促进者。他说:“我始终抱着这样的理念,对于中国股市的发展和风险投资事业,一方面要有信心的推进;另一方面要非常慎重地决策,防止一些人钻空子,侵害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成思危经典语录
·我毕生的抱负就是能为富国强民做点事。
·我们要努力做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务实的理想主义者,审慎的乐观主义者。
·多研究少开口,多学习少应酬,多办事少出头,多协商少独谋。
·勤奋学习,自强不息,淡泊名利,知足常乐。
·多说真话实话,少说空话套话,不说大话假话。
·做人要正直,做事要认真,做学问要勤奋。
·慷慨陈词岂能皆如人意,鞠躬尽瘁但求无愧我心。
·没有风险投资,建设创新型国家难以实现。
·经济只能保证我们的今天,科技能保证我们的明天,只有教育才能确保我们的后天。
一代大师惜陨落,苍天纳人应含笑。成思危作为人生写满传奇、历尽世事沧桑的学者、书生、国家领导人,是一个注定让人难以忘怀的参政党领袖。交大安泰EMBA特以此文深切缅怀成老,致他可敬的一生!
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