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快乐,巾帼们,辛苦了!”学院院长助理、EMBA项目主任任建标一大早用这样的形式拉开E办微信工作群的交流序幕。 今天是第105个国际三八妇女节,小E很高兴地在“女神节”与大家分享一个重大喜讯: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EMBA办公室(简称E办)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这既是在三八节给E办玫瑰们的最好贺礼,也是对E办全体老师工作的肯定,军功章的另一半更有E办男同胞们的付出和支持。 今天,让我们走近E办,了解铿锵玫瑰如何优雅绽放? 安泰楼里,EMBA办公室的灯往往是关得最晚的。在这个以“追求卓越、止于至善”为核心价值观的办公室里,每个人都以活力、凝聚力、战斗力对待每天的工作。自2003年春季开始招收第一批EMBA学生起,办公室从无到有,从借鉴摸索到系统规范,从继承传统到不断创新。团队也从最初的3人,发展到现在的28人,其中女性成员有21名。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各行各业对高层次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凭借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和商学院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的指导思想,国务院学位办于2002年8月批准全国30所高校试办EMBA项目。作为首批获准开办EMBA的院校,交大安泰EMBA秉承“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确立了“贡献管理智慧,培养有德的领导者,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项目使命,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战略性思维、卓越领导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领导者。 EMBA办公室不断深化项目内涵,围绕教学、市场、招生、校友四条主线创新课程设计、增强师资建设,辅以立体化的品牌宣传及校友网络建设,积极推动招生工作顺利进行,为提升项目在业界的口碑与美誉度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14年,英国《金融时报》(FT)EMBA全球排名位列17,蝉联中文本土项目第1,继续引领中文项目整体上扬,突显项目生源质量和培养效果的不断提升。 她们!勇于开拓,用互联网思维不断创新 周末、假期?在E办人看来,只要有工作,每天都是工作日。教学教务、品牌论坛、招生接待、校友活动,E办各板块女神常常为了创新某一个细节,不断地尝试和试错。为了让新生开学的流程更加人性化,女神们不止一次地分析学生的需求,在会上讨论,在会下模拟。她们不满足于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更愿意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寻求突破、勇于开拓。与其说环境造就人,不如说是人在改变环境。在互联网的思维环境里,E办女神从不退却,风雨前行! 创新的路上,她们永不满足!因为她们深知:创新不一定成功,但不创新一定会落后。项目创办13年来,墨守成规从来不是E办的风格。2013年,“公司赢利模式大赛”在获得业界口碑和品牌的基础上再次创新——向社会公众开放。2013年秋季,EMBA项目前率先在体制内院校创新性地开设“创新创业管理方向EMBA”。2014年,科学的论证、访谈以及全项目调研后,正式推出全新的课程方案,前瞻性提出的“创新+”、“互联网+”、“金融+”的课程改革精髓与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中提到的关键词不谋而合。2015年,深化国际课程模块,新开设以色列(创新生态体系)国际课程模块。 正如一位学生谈到自己选择交大安泰EMBA时说过:“不选择一个项目的理由有千万种,但接触到交大安泰EMBA后,很多细节上的创新让我眼前一亮,这样的团队让我找不到放弃的理由。” 她们!职业专业,以国际化视野持续刷新 EMBA办公室不仅讲究团队精神,更要求人人都是多面手。办公室里,她们是“女神”,活动现场,她们变身“女汉子”;班级活动,她们是亲切的“邻家小妹”,学校课堂,她们是铁面无私的“黑脸包公”。她们不拘泥于自身的进步,而是时常跳出思维定势,用职业和专业的目光,对标国际一流商学院,寻找差距。每次论坛后的寻找不足,都为下一次论坛的开办提供更多思路,每次国际课程后的总结交流,均为下一次课程的改进提供更多参考,正是每一个“闭环”,为项目稳居国内EMBA项目一流阵营,与全球一流EMBA项目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个以培养优秀的管理人才为核心工作的商学院学位项目,职业和专业始终是工作的最终要求。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强大,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地走向国际化竞争的舞台,EMBA中文项目更需要走出去,与国际一流商学院的EMBA项目同台竞技。令人欣喜的是,交大EMBA自2013年首次参与英国《金融时报》(FT)排名,位列全球32,跃居本土中文项目第1之后,2014年再度参评FT,位列全球第17,同时蝉联本土中文项目第1。这是本土中文EMBA项目一次完美的世界舞台秀,但更是E办人职业专业和坚持努力“结出”的硕果。 樊纲、林毅夫、夏斌等国内知名经济学家曾走上交大安泰的讲台上分析国内宏观经济走势,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拉尔斯·彼得·汉森、美国外交关系学会国际经济部主任本·斯泰尔、畅销书作家大卫·马奎特等人,也曾用另一个视角为EMBA校友分享中国经济以及企业管理视角。正如学院院长周林教授呼吁的“中国商学院要‘顶天立地’”,交大安泰EMBA项目也正在“顶天立地”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着。 她们!止于至善,以女性化特质追求精心 办公室主任马文玉可谓是E办的“老人”了,跟着E办创立与发展十多年,她常说:“同学们来到交大读书,不仅仅是开启两年的学习历程,更是终身学习理念的塑造。”这一理念也同时根植于E办的每一位老师的血液里。工作日,她们与10多个俱乐部联手,为校友打造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周末时,她们用微信为大家送去教授荐书,感动大家的心灵;寒暑假里,她们走进同学企业进行“家访”,深入当地企业家协会,为有需求的企业家们送智慧送资源。E办的女老师们曾这样说过:“学海无涯苦作舟,E办工作心为径。” 4000余名校友服务工作如何做?用心做!这是E办女神用行动给出的答案。EMBA校友会目前拥有67位常务理事、199位理事,以活动为载体,以交流为内容,以合作发展为目标,为EMBA校友打造了一个交流、交友、学习的服务平台。后EMBA课程的免费开办、校友发展论坛的经验交流、人才俱乐部的智慧共享、读书俱乐部的书香传递、合唱团的最美相遇、户外俱乐部的戈壁挑战、足球俱乐部的爱心慈善、女性“领琇汇”的筹建启动……每一项活动提供的是交融,展现的是活力,背后却都是E办女神的全心策划与全力付出。 “一个人走的快,一群人才能走得远。”在招生工作中,充分运用团队的能量,将工作做到规范化、精细化、人性化。坚持工作回顾,总结阶段要点,分析考生情况,及时跟踪反馈。从咨询、报名、辅导,到考试、入学、上课,每一个环节都有执行流程和具体责任人,让每一名学员从接触到EMBA的第一天起就不再茫然,也让每一位交大人从此有“家”的归属感。 她们!无法平庸,以卓越化姿态自我更新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这不是教授的课堂,这是E办女神在稻盛和夫的《活法》学习体会交流会上的真实感受。她们是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E办的女神除了对工作有永无止境的要求,她们更不愿甘于平庸,以卓越的姿态坚持自我更新与提升。在E办的工作群里,常常看到大家讨论最近看了什么书,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在张瑞敏的《平衡即死亡》的概念里,她们读懂了创新的力量,在《清单革命》里,她们读懂了细节决定成败,在《创造力》里,她们读懂了心流的重要性…… “不要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这是一个技术环境急速变化的年代,更是一个不进步就等于退步的年代。E办女神深知这个道理,除了积极参加由学院组织的各种定期技能培训以外,还自我加压,主动邀请各类型专家与我们一同头脑风暴,分析当下经济形势,探讨EMBA项目的培养目标、路径,以及如何对自身的专业能力的进行提升。E办女神正在团队的熔炉里自我锻造,以更高的要求自我完善。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EMBA办公室从2005年至今,多位女同事获学院及学校的“考核优秀”奖,办公室也多次获“考核优秀团队”称号,2007-2008年连续获评上海交通大学年度“三八红旗集体”、上海市教育系统“巾帼文明示范岗”、上海市教育系统“三八红旗集体”等,2010年获评上海市总工会“五一巾帼奖”。此次得到全国妇联的认可,是动力更是鞭策,E办玫瑰们未来一定继续用13年来坚持的恒心、精心、细心、耐心、用心、贴心谱写更动听的赞歌。 感恩的心,感谢有您!感谢社会各界给予E办女性的支持与帮助。祝愿未来,我们携手同行。同时祝所有女性“女神节”快乐! 博雅汇MBA,专注于北清人等顶级名校MBA提前面试申请,拥有9年的辅导
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