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LOVE THIS GAME!”开学模块,施蛟在微信上这样评价《商战模拟》课程。采访时,身为山西仟源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的施蛟还沉浸在课程中难以自拔,“我所在的团队在拓展及商战模拟时都成功实现了逆袭,我认为原因是要有目标和梦想的引领。”谈到课程的设置,自信而坦率的他认为交大安泰EMBA开学模块的设置非常实用,“身边的人不一样,碰撞出的火花也不一样。开学模块让我们不断否定自我,相互包容,顺势而为。” 从研发向销售挑战 施蛟出生于1979年,然而他的身上有着与年龄不太相符的成熟。自信而理性,是他自始至终给人的感觉。父亲学医,他学药,原本以为这肯定是受父亲影响的职业延续,然而施蛟却淡定地说:“选择医学其实也是缘份。”从模拟考试的成绩来看,他原本信心满满,非清华大学不上,甚至连保送交大的机会都放弃,最后却因为高考发挥失常被调剂到上海医科大学,经历了人生的第一次意外。 人生总有太多的可能。施蛟进入上海医科大学后学的是药物化学,因为本身基础较好,进入大学的他完全没有学业上的压力。于是在担任班长、校学生会副主席等职之外,还帮助学校建立了社团管理组织,这一系列的社会工作直接影响了他对职业的选择。本科直升研究生后,他更加下定决心毕业后不再从事研发工作。相反,他要从对事物的研究向与人的沟通进行转变。这个自信的男生骨子里透出的倔犟超乎想象,“你可以把我这种规划说成目的性很强,但我更愿意把他理解为对自己人生的理性规划。” 重新定义“忠诚度” 2004年研究生毕业,施蛟的选择又一次出乎他人的意料,他放弃了当时令人艳羡的国企以及风光体面的外企,而是选择进入当时并不耀眼的民营企业——山西仟源制药有限公司(现公司前身),并且是做一名医药销售代表。时至今日,他坚信自己当年的选择没错,民营企业的成长性为他提供了一个宽广的平台,让他有机会尝试不同的岗位,发挥自己的能量。 2007年,他迎接了第一个挑战,从国内制剂销售的岗位直接担任新成立的原料药销售部经理,负责原料药国际出口业务,这是一个公司原来未曾涉足的全新业务领域。因为出色的表现,2012年,又被公司派往新收购的子公司浙江海力生制药有限公司,先后任董秘、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曾分管人力资源、信息、市场、销售管理等模块。今年初,又被调回集团任总裁助理,主要负责集团化的整合。目前,他已在山西仟源公司工作整整十年,从总公司到子公司再到总公司,几经岗位和职位的调整,施蛟从未“水土不服”,相反,他却非常享受甚至主动拥抱这样的变化,并积极地与企业一同成长。 谈到忠诚度,曾分管子公司人力资源的施蛟说自己非常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对这个词汇的理解。他认为,“忠诚度”这个词汇在今天需要重新被定义。对公司的忠诚并不是单纯地工作在同一个企业,而是真正要看好企业的成长性以及认同企业的核心团队,这个认同既包含对公司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还包括对核心团队本身的信任。只有当自己确认具有这种有前提的“忠诚度”,才能与公司一起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能否平衡在于理念 施蛟毫不掩饰自己的理性性格,然而在选择交大的时候他却感性了一把。“咨询的时候,心里觉得‘就是他了’,因为我深深地感受到交大安泰EMBA是真心想把项目做好。”如同创业要选择有成长性的企业一样,施蛟认为读书一样要选择努力向上的学校,只有这样才能收获与其共同成长的快乐。 在工作中执着坚韧,生活中的施蛟却对待家庭有着自己的“温柔”。一个职场中的强人,却说自己永远把生活放在第一位。定下来给家庭的时间,就绝不会轻易改变。如同在开学模块五天的学习中,他坚持不处理非紧急公务,“能否平衡,取决的是每个人的处事理念。只要想做,就一定能做到。把事件按重要性进行排序,不重要的事情可以不做。” 谈及未来的学习期望,施蛟一改之前的理性,“人生不是每个时候都要有那么强的目的性,只要有远期目标,有自己的价值观和底线,那么收获也是顺其自然的事情。”拓展模块,施蛟曾用三角、圆形和太极三个图形描述了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他说太极代表的是一种境界,对于未来,他希望用八个字形容,那就是“宁静致远,无欲则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