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博雅汇MBA:备考经验之21级学长学姐的学习方法(三)
首页 > 资讯 > 博雅汇MBA:备考经验之21级学长学姐的学习方法(三) > 正文
博雅汇MBA:备考经验之21级学长学姐的学习方法(三)
时间: 2022-08-09 12:33:54
来源: 博雅汇MBA
浏览量: 709


这是我们的第5篇原创专栏

上期经验帖学长学姐主要跟大家分享了199管综逻辑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心得。管综考试中,写作也是重中之重,好多小伙伴一看到写作就直呼头疼,甚至在考试时都不知道如何下笔。别怕,有学长、学姐在,写好作文不是梦。

 

 温馨提示:以下内容为2021届学长、学姐根据自身初试经验整理所得,仅供大家参考。

学霸档案

舒宇学姐 

MBA全日制 

管综161分,总分246  

 写作学习重思维,写作会有一些套路化的方法,但是如果只重套路,仅仅能取得平均分,得高分就比较难了。

首先,论证有效性分析中常见的逻辑漏洞有限,建议先找出逻辑漏洞,再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写作思路

其次,论说文要注重日常积累,平时可以多阅读一些评论类型的文章,比如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评论、红辣椒评论等,学习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并且要有自己的见解,对时事热点有自己的思考。

 

天源学姐 

MBA全日制

管综152分,总分226

我大小作文55+,建议如下:

9月开始,学写作基础。有效性论证分析认认真真搞明白;大作文日常积累素材,制定一个积累本,把素材用自己的语言简练、准确地表达清楚

无论自学,还是报培训班,都严格遵照书上/老师给的写作框架。联考写作无论大小作文,都是套路性的东西,其实就像填空题,框架都是固定的,只是往里面填写关键信息而已。

我理解在职考研非常艰难,可能没有时间练习,但是写作性价比太高了,绝对是你付出时间一定有收获的部分。并且,不练习写作,肯定写不完卷子。

建议组织一个写作学习小组,不要超过8个人。从11月开始,每周至少在小组里上交1篇论效和1篇论说文,有余力的各写2篇。小组成员可以按照评价标准进行互评,多学习别人的文章有助于打开思路和积累素材,也可以避免跑题。

刚开始写作会非常慢,但是这是正常的,我刚开始写论说文时,几乎要用2个小时才能写完,但是写的越多就写的越快。用考试时间衡量,一直练习,直到你能在规定时间内写完。

 

豆豆学姐 

MBA全日制 

管综153分,总分223

     论证有效性分析侧重的是找出逻辑谬误,指出原因,说明理由。在学习论效的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熟悉逻辑错误的类型,能够熟练的找出错误后,再学习如何指出原因和说明理由。

     论说文更注重的是针对一个题目,提出自己的论点,用实例或者理论来加以支持。

     素材的积累其实是悄无声息的,不用太刻意。我们平时的所见所闻、阅读的新闻素材,更甚至英语二的真题阅读中我也曾拿出来部分知识用在素材上。但是如果你碰到的考题并没有想到合适的素材,也请不要害怕,因为没有素材的支撑其实也并不妨碍你的论述。如果你想用例子,建议不要使用过多的例子来支撑你的论点。因为例子本身也是个例,容易出现以偏概全的错误。

    最后,针对论说文,要注意你在论效里指出来的逻辑错误,不要在自己的文章中还去犯相同的错误。

洪畅学长 

MPAcc全日制

管综169分,总分248

对于写作,我建议大家多动笔去写,最好做到每天练习,注重逻辑分析。学好逻辑对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的写作都有极大的帮助。我是先利用一天的时间去写、隔天再分析修改,最后成文,并且在考试最后两周内背诵自己曾经写过的文章,我认为这会有很大帮助。


嘉琪学长

MEM非全日制

管综152分,总分233

中文写作,首先要注重平时的素材积累,包括商业热点、名人名言、典型企业家的管理经验等等,我平时有空就会听喜马拉雅,上面有很多这方面的节目,边听、边思考、边记忆,有助于提升自己的管理素养。

其次,在写作时,要注重逻辑性,依照论述文的格式有条理的进行撰写。11月份起,积极进行写作训练,对照范文批改自己的作文,看看哪里有不足,有针对性的改进


看了学长、学姐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体会,你是否有所感悟呢?其实,每天动笔写一写,对于写作复习才是最重要的,大家可以积极参与备考群中的每日打卡活动,按期参加写作的练习,相信过不了多久,你的写作水平一定会突飞猛进。


博雅汇MBA,专注于北清人等顶级名校MBA提前面试申请,拥有9年的辅导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


20—21申请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博雅汇的学员共拿下528个名校offer。辅导的264名学员中,面试综合通过率达到90.15%。其中,MBA项目北大预录取51人、清华经管预录取29人、人大商学院预录取42人,各校录取人数业内排名第一。想要咨询MBA添加助教老师微信(158104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