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新时代机遇共创享——2019年南开大学商学院新年论坛系列报道《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宏观走势分析》
2019年1月26日,2019年南开大学商学院新年论坛天津站在天津社会山国际会议中心酒店举行。本届论坛由南开大学商学院MBA中心以及EXED中心承办。论坛邀请了著名经济学家、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常修泽,为大家带来了《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宏观走势分析》主题演讲。演讲内容包含三个部分:一、国际经济与中美贸易战;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及逆周期调节对策;三、国企改革与民营经济发展。
常修泽教授主题演讲《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宏观走势分析》
首先,常教授引用世界银行2019年1月最新出版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经济增长预测数据(2019年2.9%,2020年2.8%)说明,从国际环境来看,主要国家经济复苏比预计迟缓,国际经济形势依然严峻。他深刻剖析了中美贸易战中的实质,并不是简单的贸易问题,而是涉及到中美两国结构、体制和文化等深层问题。回顾过去一年中美贸易战的相关进展,常教授期待1月30、31的中美贸易谈判取得进展,以避免“双输”局面。针对中国面临的国际经济新格局,他提出了“合纵连横,相互牵制”的方略,其文章《关于中国向北开放的战略构思及其实施意见》已由新华网1月9日公开报道,引起关注。
其次,常教授谈到了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问题。他表示,从各种迹象可以观察出中国经济下行问题比较严重,与之伴生的多方面风险令人忧虑,面对未来风险我们要未雨绸缪,做好应对准备。行动上,第一,为企业减税降费;第二,进一步实行稳健偏松的信贷政策(包括采取“永续债”);第三,瞄准5G、物联网、轨道交通等推进“新基建”。从以上三方面入手,实行逆周期调节,顶住下行周期带来的压力。
最后,常教授阐述下一步“产权制度”和“资源市场化配置”两大改革重点。他指出,根据他的《广义产权论》,产权应该是广领域的,即广到天、广到地、广到人。广到天——天上有环境产权、如碳产权;广到地——地上地下各种各样自然资源产权;广到人——各种人力资本产权,包括管理者的管理产权,技术人员的技术产权(知识产权),以及劳动者身上的劳动力产权。随着经济发展,这些人力资本产权价值将空前升值,有可能将会超过物质资本产权,成为人类第一产权、第一资本,大家对于产权理论的把握应该拓展。
常教授强调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国内经济发展的下行压力,必须从改革来找出路。关于下一步的产权制度改革,他表示首先应瞄准国有经济体制改革,第一,要区别“国有资本做大做强做优”与“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两个不同命题,无论如何要由“关注国企”提升到“关注国资”;第二,国企改革的方向是发展是混合所有制,而且主要不搞“同性恋”,而主要搞“异性恋”;第三,对于僵尸企业要进行适当处置。
由国有经济改革切入,常教授进一步拓展到整个所有制的改革。他结合最近在东北、山东、天津、江苏等地的改革现状调研,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国有民营相得益彰共同发展”的观点。其中,民营经济必须按照市场化的思路保障其健康发展。
常教授引用了习近平同志2018年11月1日在京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的“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他指出“国有民营都是执政的经济基础”。当前民营经济要发展有六件事需要办:1、减轻企业税负负担;2、解决融资难融资贵;3、创造各种所有制公平竞争的环境;4、改进政策执行方式;5、构建新型政商关系;6、保护产权和保护企业家。
讲到最后一部分,常教授专门以南开管理系校友张文中案被平反的坎坷经历为例,阐明在中央关于保护产权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的指引下,国家依法保护企业家的人身自由和财产权利的决心。
常教授的主题演讲思想深刻,资料翔实,既高屋建瓴又见微知著,结合最新的国内外经济事件进行的评论具有很强的前瞻性,赢得了与会嘉宾校友和师生的阵阵掌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