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博雅汇MBA:这条路暨南走了8年,你对此了解多少?
首页 > 资讯 > 博雅汇MBA:这条路暨南走了8年,你对此了解多少? > 正文
博雅汇MBA:这条路暨南走了8年,你对此了解多少?
时间: 2022-07-31 14:38:32
来源: 博雅汇MBA
浏览量: 680


200911月,学校召开了第一次全校人才工作会议,对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8年来,学校营造出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人才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和发展。

 

今年,我校再次召开人才工作会议,会议释放出哪些重要信息,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胡军校长作大会报告

凝心聚力 深化改革 打造高水平人才队伍


胡军表示,这次人才工作会议是在国家实施双一流建设、广东省实施高水平大学建设关键时间节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人才工作会议。

他对我校近年来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的成效、目前人才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和下一步人才工作的主要任务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8年人才强校之路

暨南发生了哪些改变

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的成效

人才强校战略成为共识

人才队伍建设拓展新思路

 

由校长担任服务站的站长,学校构建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对于各单位上报的人才14个工作日给予是否录用的反馈。

 

人才队伍质量整体提升

高层次人才工作实现新突破

 

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

专任教师从2010年的1830人增加到2017年的 2129人,增长幅度为16%

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 53.17 %增加到70.69%

 

高层次人才数量不断增加

相比2010年,我校高层次人才数量增加了280人次,其中国家级123人次,省级157人次,人才总量比2010年增加了10

 

 “暨南千人引智计划稳步推进

学校通过实施暨南千人引智计划(包含暨南双百英才计划、暨南双百优青计划、暨南双百博后计划、暨南双百专研计划、暨南双百讲座计划),构建起多元化多层次的人才引进体系

 

暨南双百英才:

重点引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人才

 

暨南双百优青:

着眼引进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

暨南双百讲座:

柔性引进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杰出人才

暨南双百博后和专研:

成为人才的蓄水池和专职科研力量

 

暨南精英师资计划分层实施

学校通过提供津贴、配备导师、鼓励学术交流、提供带薪学术假等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科领军人才中青年学术骨干

 

此外,学校通过教师出国研修计划教师能力提升计划等方式,为老师提供出国交流进修的机会,搭建教师交流合作的平台。

 

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人事制度改革开创新局面

人员能进能出,实施新进人员准聘长聘制

 

待遇能高能低,实现薪酬的多元化

学校构建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体,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职务职级工资等并存的多元收入分配体系。

 

聘期能长能短,实现用人的多样化

不断探索多元化的用人形式,采取全职聘用、柔性引进、项目聘用、科研助理、专职科研人员等多种方式引进和使用人才。

 

助力学科发展与科技创新

高层次人才集聚取得新成效

以才聚才,高层次人才助力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2010年以来,学校引进和培养了一大批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为学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有效地提升了相关学科的整体实力。


凸显实力,高层次人才助力科技创新与技术转化。理工农医领域,引进和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发表高水平国际论文近千篇,包括Nature杂志系列, PNAS 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研究论文多篇。2016年度,我校叶文才、尹芝南、曾永平、邵敏、袁鸿、崔岐6位学者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学校2010年以来引进34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团队,新建科研机构、平台近20,获批的科研经费总额已达到4.3亿元2017年,我校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资助220,批准金额8768万元,立项排名全国第32

 

人文社科领域,我校2010年以来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共57(含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2项)。2016年我校获批国家社科重大项目7,在全国排名第6 

2010年以来我校张耀辉、徐瑄、覃成林、李云飞、宋剑华、朱义坤、闫月珍、贺仲明等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文章十余篇

 

此外,我校高层次人才在助力教学发展和专业建设、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合作交流与对外拓展方面都有不俗的表现。

 

机遇与挑战并存

百舸争流  不进则退

人才工作面临的形式和挑战

 

在实施国家双一流建设和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背景下,在贯彻落实《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的环境下,各地区各高校抢先布局,国内各地区及高校间人才竞争愈加激烈。

 

开放发展已经成为高校改革发展的大势,我们的舞台是全球舞台、坐标是国际坐标、竞争是国际竞争。我校目前正处于发展的转折点,处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攻坚期和深化综合改革的重要战略期,更应认清人才工作面临的形势。


在取得阶段性成绩面前,我们仍然要清醒地看到差距。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的任务依然艰巨。

 

办学兴校  人才为要

下一步人才工作的主要任务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推进人才特区建设。

各单位各部门要开动脑筋,调动各类资源,联系各方面优秀人才,创新途径和举措,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让天下英才为我所用。

坚持引培并举, 

构建规模宏大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推进人才特区建设。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支持青年人才快速成长。

整合力量,组建一批高水平的学术团队。

下大力气,培养一批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

统筹推进,打造高水平大学支撑队伍。

 

坚持一流服务,

营造人人皆可成才的良好生态

凝心聚力,营造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的氛围。

投入资源,创造人才成长、人才发展的环境。

强化保障,提供宁静致远、潜心治学的条件。

 

坚持分类评价,

创造人尽展其才的局面

分类管理,质量导向,多元评价。

长短结合,动态调整,发展评价。

建立教师荣誉制度,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坚持创新驱动,

深化人才队伍机制体制改革

进行编制岗位核定和新一轮岗位聘任,实现岗位间的合理流动。

实施职称评审和聘任制度改革,加强以质量为导向的分类评价。

推进绩效工资改革,不断提升激励保障水平。

 

相信在全校上下共同努力下,通过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深入推进新一轮人才队伍建设,学校一定能够形成人才队伍协调发展人才活力竞相迸发优秀人才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博雅汇MBA,专注于北清人等顶级名校MBA提前面试申请,拥有9年的辅导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


20—21申请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博雅汇的学员共拿下528个名校offer。辅导的264名学员中,面试综合通过率达到90.15%。其中,MBA项目北大预录取51人、清华经管预录取29人、人大商学院预录取42人,各校录取人数业内排名第一。想要咨询MBA添加助教老师微信(158104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