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名校MBA:【MBA】职场抱娃备考三条船,2020你该如何排序,博雅汇MBA
首页 > 资讯 > 名校MBA:【MBA】职场抱娃备考三条船,2020你该如何排序> 正文
名校MBA:【MBA】职场抱娃备考三条船,2020你该如何排序
时间: 2019-06-08 02:11:40
来源:
浏览量: 1694

这篇文章可能花费你五到六分钟的阅读时间,在开始之前可以先对号入座:职场十年,女性,有娃(甚至两个),打算备考MBA。这样的日常场景大概可以想象:一个35岁左右的中年少女,在公司承担着中层管理的角色。在家里又是两个孩子的母亲,经常一手抱娃一手辅导作业。这个阶段又忍不住备考MBA,身边的人也有些诧异和不解。


所以,对我们这种经历着中年职场危机,又不想被拍死在沙滩上身兼数职的女性来讲,在梳理备考策略之前要做的就是心理、身体和家庭关系资源重新分配的准备。没有一个充分的备考驱动力,你可能坚持不了多久;没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备考情绪时有变化。没有家庭成员的支持,你的手脚心会被困住,备考MBA沦为空谈。


一、家庭的支持,是你备考MBA的保障。

35岁左右的年纪已经经历过几轮职场和生活的打磨,心理建设和治愈的能力基本具备了,不良生活习惯身体也会发出预警信号应该有止损的意识了,备考MBA最大的顾虑可能就是来自家庭的态度。

建议在备考MBA之前先和家人进行一次正式的沟通。第一个沟通的对象是爱人,他的立场和支持力度最为重要,说服了他公婆的沟通相对会简单一些。备考过程可能持续半年以上,这期间辅导老大作业的主要任务调整给爱人支持,家务和老二的日常照料由公婆协助推进。跟大家沟通之前考虑清楚为什么备考MBA,MBA与每个家庭成员有什么关系,做好利弊分析。比如,我选择备考MBA主要是训练逻辑思维提升,拓宽和拓深职位选择的机会,为切换职场频道或迎接更大挑战做准备。如果我成功了薪水翻一倍不仅可以改善家庭成员生活质量,还对以后辅导两个孩子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无论选择什么具体的沟通方法,总的原则是让他们了解备考过程每个人相对承担的责任比以前多,但是备考成功后的价值贡献每个人也会受益。争取家庭的每一个人参与进来,并让他们觉得这件事与他们密切相关。那么,你的基本保障机制就搭建起来了。


二、备考MBA节奏,因人而异。

有人说,备考需要从3月份开始贯穿全年。有人说,题很简单,考前突击两个月就能过国家线。这些说法背后隐含了一个现实:应试者基础不同,备考节奏不可能一样。

安排备考节奏前对自身基础做合理评估。比如学艺术的同学,数学和逻辑基础可能相对偏弱。比如毕业十年以上的同学,英语可能忘得一干二净了(外企同学除外)。像我这样从小是数学绝症患者,毕业时间又超过十年做的是国内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综合基础不佳的基础上选择9月份以后备考就是典型的无知自杀型,毕竟备考期间的沉没成本一去不复返。

一般情况英语的学习可以贯穿整个备考阶段,每天单词打卡是必要的。如果条件允许,3月份就可以启动英语的基础学习。逻辑和写作7月份之后学习也来得及。数学如果基础一般,在7月份之前最好听完一遍网课并坚持做课后练习题。

另外,一定要认识到MBA备考基础知识储备是工具,它考的核心是思维能力,本质是逻辑的考核。英语、写作、逻辑、数学都适用这个思维结构,它还可以套用到工作实践中,系统的分析能力和方法论是提高职场效率的有利武器。不信你可以试试看。当我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英语阅读理解和数学充分性条件判断的准确率提高了不少,而且在工作讨论会议中批判性思维使我更能发现问题和提出改善方案。


三、备考MBA策略,按照辅导班的规划推进。

毕业十年以上有娃有工作的同学们就不要选择自学了,难度太大。选择一个适合你的辅导班更有竞争力。现在市面上MBA的辅导机构很多,多比较多分析可以多听一些免费的公开课,当然知名度高的培训机构相对师资力量坚挺。我选择的是博雅汇MBA,博雅汇MBA在这一块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与启发


四、备考的心路历程,别找借口,找志同道合的考研伙伴

对于工作这么多年重拾课本的同学来说,坚持不是件容易的事。你有一千个理由可以放弃:工作忙,孩子闹,听不懂,记不住,年龄大......听上去最充足的理由就是工作太忙了,实在没有时间学习。其实,现阶段相比较你以后人生的每个阶段学习成本已经是最低的了。想办法调整和坚持才是正道。整个备考过程可能持续五个月以上,寻找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学习、讨论、相互扶持,在低谷期相互鼓励也可以减少备考压力。


还有,平常心对待备考。有些女同学经常患得患失,觉得牺牲了这么多万一考不上成本太高,想得越多精神压力越大反而影响学习效果。这种情况下不要强逼自己继续学习,放松心情找心理健康、性情乐观的研友交流。其实,我们要相信一件事:即使考不上,整个思维提升的过程已经对生活和工作起到积极的影响了。


最后,不要因为备考结果不理想就否定自己。因为每个人基础不同,备考时间长短不同,备考策略有差异等原因可能最后产生的结果有落差。如果你备考成功了当然很好,恭喜你获得上车的资格;如果你备考失败了不要悲观,失败是成功之母,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也就距离成功更近了一步。你也知道,我们肯定会成功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