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博雅汇MBA:王安忆,无论苦难还是平淡,都是人生的经历
首页 > 资讯 > 博雅汇MBA:王安忆,无论苦难还是平淡,都是人生的经历 > 正文
博雅汇MBA:王安忆,无论苦难还是平淡,都是人生的经历
时间: 2022-06-27 22:49:18
来源: 博雅汇MBA
浏览量: 1074


王安忆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复旦大学教授

•1996年发表个人代表作《长恨歌》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2004年《发廊情话》获得第三届鲁迅文学优秀短篇小说奖

•2013年获得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提到王安忆,许多读者首先想到的还是那部小说《长恨歌》,小说中王安忆花费大量篇幅描写上海的弄堂、流言、闺阁、鸽子……描绘出一幅活色生香的上海风情图。细致的女性笔触,写尽弄堂的风情。在发表《长恨歌》后,便有学者或文学评论将王安忆归类为张爱玲的延续,试想像着如葛薇龙、白流苏、赛姆生太太等角色的舞台由中华民国的上海转移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上海,一群曾经过着声色的男女如何在夸张禁欲的政权里度过馀生……

 

王安忆出生在南京书香世家,一岁随母亲定居上海,16岁插队落户远走他乡,8年后回归这座城市。继《长恨歌》之后,她又写下《上种红菱下种藕》、《遍地枭雄》等作品,奠定了自己作为海派文化代言人的地位。上海就是王安忆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我觉得我小说中的女性,都比我好,我做不了她们。我是一个怯懦的人,很多事情都不敢去做。我就给这些女性很多勇气,天不怕地不怕,她们敢把自己撕碎。我很佩服她们。 王安忆我总是对很多人说,千万别相信我写的上海,它真的不是一个真实的上海,是我想象的上海。但上海给我们的想象力提供了很多材料,这个想象力材料还是来自于它的快。它的变化太快了。

 

文学评论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及比较文学研究所教授的王德威曾经描述王安忆创作的三个特征,分别是对历史与个人关系的检讨;对女性身体及意识的自觉;对海派市民风格的重新塑造。除了上海文化,8年知青的经历也同样对王安忆的写作提供了不竭的经验素材。

 

王安忆的小说,多以平凡的小人物为主人公,表现他们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经历与情感,达到平中见奇的艺术效果。理解是她的创作宗旨。她的早期作品多侧重于感情的抒发,近期创作则趋于冷静和细致。初中毕业就插队下乡的王安忆常常说这一生最大的遗憾是没有读过大学,另一方面,在她看来,不论生活是苦难还是平淡,都是人生的经历,认真生活,就有经验。

 

王安忆语录

我相信在变化中有不变的东西,这些不变的东西在哪,这就是我们写作者要的东西。我们写小说的人,我们总是知道昨天前天甚至更久之前的事情。某种意义上,我们就是非常落伍的人,我们好像不是怀旧,我们就是旧人。

 

上海的女性,怎么样跟物质相处,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往往采取和解,但我喜欢不和解的那种女性。这种不和解,也许使得她们的生活困难很多。我们写作的人总是喜欢这种生活中找不到的人。

 

小说世界里理想很重要,小说要告诉人们生活是什么样,更要告诉人们生活应该是什么样。诗歌可以不说人话,小说必须说人话,它是世俗的产物,小说就是很人间气、烟火气的,但又不是说小说一味只反映市井百态,理想不重要了。如何使小说达到我们的理想,怎么让小说从可能走到不可能,从现实走到非现实,理想寓于小说故事中,是从现实生活逻辑的惯性起飞的。小说作者也要有理想,写作者就是对现实不满意,心中有一个理想的生活图景,才去写作,作者没有理想的话,小说写不好。


博雅汇MBA,专注于北清人等顶级名校MBA提前面试申请,拥有9年的辅导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


20—21申请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博雅汇的学员共拿下528个名校offer。辅导的264名学员中,面试综合通过率达到90.15%。其中,MBA项目北大预录取51人、清华经管预录取29人、人大商学院预录取42人,各校录取人数业内排名第一。想要咨询MBA添加助教老师微信(158104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