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博雅汇MBA:杨泽波,军人儒者的“还乡之路”
首页 > 资讯 > 博雅汇MBA:杨泽波,军人儒者的“还乡之路” > 正文
博雅汇MBA:杨泽波,军人儒者的“还乡之路”
时间: 2022-06-27 22:40:10
来源: 博雅汇MBA
浏览量: 1402


杨泽波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

从军队里走出的企业家有不少,而从军队里走出的哲学家却很少见。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杨泽波就是其中一位。

 

杨泽波的父亲是名老红军,少年杨泽波小学毕业便投入上山下乡运动,之后转入军旅,成为一名光荣的空降兵战士。那时候的他常常从几百米的高空跳下,翻覆于天地之间。从军三十多年的人生经历,塑造了杨泽波极其自律的性格与严谨的生活作风,直到现在,他依然保持军人的生活作息,每天以分钟来分配时间。在学术研究上,面对难以攻破的哲学难题,杨泽波那股属于军人的韧劲儿让人对其肃然起敬:你可以不同意我的解决方法,但是这个问题必须解决,一定得解决,否则儒学就没法取得突破和进步。

 

如果说哲学是人类的一次返乡之旅,在杨泽波看来,这条还乡之路不在天上,不在地下,而在以儒学为骨干的中国传统文化中。面对哲学界中国没有哲学这类崇洋抑中的论断,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一次学科讨论会上,杨教授就曾予以坚定驳斥:你们不要瞧不起中国哲学,我今天把话撂这儿,再过十年,中国哲学受重视的程度会让你们看也看不懂!

 

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学生们这般形容杨泽波教授。他总告诫学生:学哲学不是为了学聪明,也不是为了获得什么高人一等的所谓智慧,而是学做愚人。杨泽波经常嘱咐学生要体悟良心,触摸自己的心跳。杨泽波最著名的三句教诲,被大家称之为杨门三句教做人比做事重要,缘分比竞争重要,创新比求稳重要。与其说是期望,不如说是在时时提醒着学生:永远不要忘了回家的路。

 

重要哲学观点:伦理心境三分法

在攻读博士期间,杨泽波选择孟子作为研究对象,取得了开创性的发现,他把这一发现名之曰伦理心境,由此为儒学的千古难题性善的根据何在?良心的本质为何?提出了新的解决方向。杨泽波对于这一发现的感受是:仿佛原先紧闭的学术大门突然打开了,灿烂的阳光一下子照进脑海。

 

杨泽波教授在《孟子性善论研究》中这样说:伦理心境来源于伦理道德范围内社会生活和智性思维在内心的结晶。良心是后天形成而又先在的。我把良心这种后天形成而又先在的情况叫做伦理心境他破天荒第一次把时间引入对良心的解释,打开了破解儒学之谜的全新视界。

 

除此之外,杨泽波教授还创造性地提出孔子学说三分法。在《孟子性善论研究》韩文版序言中,杨泽波写道:孔子心性之学原本有欲性、智性、仁性三个层面,孟子在继承孔子思想的过程中,保留了欲性,发展了仁性,但不自觉地舍弃了智性。这一看法两千多年来从未有人提及,可以说是一个惊天的大发现。

 

欲性即相当于西方的感性,同时将理性分为智性和仁性两层。智性即狭义理性,它本身没有兴发力,必须有一种力量不断督促和鞭策,而仁性恰恰就是这种力量。仁性的提出,有助于克治西方道德哲学缺乏内在动力的颓势,为人类道德找到源源如活水的不竭动力。

 

杨泽波学术语录

我们曾十分自信地认为,我们已经掌握了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真理,完全有能力破坏一个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于是旧的世界一夜之间就荡然无存了,就像那厚重雄伟的北京城墙。一部话剧有这样一段台词:我们送走了一位东方圣人,却高高捧起了另一位西方圣人,我们总是从一种迷信进入到另一种迷信之中,可悲的是,我们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我希望把最后一句改一下,叫做可悲的是,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让我们相信了。我把这种情况叫做:失信、失范、失序、失向。我们必须非常严肃地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国家今后的方向是什么?我们当在何处寻找心灵的支撑?

 

博雅汇MBA,专注于北清人等顶级名校MBA提前面试申请,拥有9年的辅导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


20—21申请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博雅汇的学员共拿下528个名校offer。辅导的264名学员中,面试综合通过率达到90.15%。其中,MBA项目北大预录取51人、清华经管预录取29人、人大商学院预录取42人,各校录取人数业内排名第一。想要咨询MBA添加助教老师微信(158104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