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关注||MBA提前面试批次如何选择,博雅汇MBA
首页 > 资讯 > 关注||MBA提前面试批次如何选择?> 正文
关注||MBA提前面试批次如何选择?
时间: 2019-03-26 08:43:36
来源:
浏览量: 1690

按照去年数据统计,2017年清华在职MBA材料审核通过率按8.9%计算,推测今年第一批面试申请者起码达2500人,但是最终第一批只有223人成功收到面试通知,其余者要么被待定候选,要么未获得面试资格。

鉴于上述情况,2018年清华在职MBA项目会是什么情况呢,按照预期,竞争肯定高于去年,屏幕对面的你开始担忧了嘛?


2017年,有相当比例的同学收到了待定通知,那么,2018年情形可能更加严峻!“待定”和“未获取面试资格”两者背后又有什么套路呢?


“资格待定者”也就是说:你的背景还不错,但是在这批里不够充分优秀,在下面三种情况下会成功“转正”:


1、特点比较鲜明,面试审核材料和面试考官那里留有比较深刻的印象。


2、面试官看上的考生最终选择了其他院校,面对优秀生源不足,招不够优质学员的情况下,会选择“转正”你。


3、学院前期招生审核过于严格,对后期招生过于乐观,导致招生不足,会选择“转正”你。这个会很大的因素。


未获得资格者,说白了就是清华人家压根没看上你的申请材料。因为每年都会有很多自以为是的学生,觉得自己可能是个什么名校,工作一般,就觉得高高自傲,结果材料都没有过。据观察,那些自己备考提前面试的学员碰了一鼻子灰之后才来找辅导机构辅导,看过他之前填写的材料后,嗯。没有挖掘出自身亮点,没有把自己的特点和院校需求相契合,其中不乏背景优秀的佼佼者,但是无奈申请材料准备的过于粗糙,大意失荆州!


其实,对于背景不是特别强硬的申请者,我们经常建议大家参加第一批提前面试,因为第一批提前面试学生相对而言数据不明朗,院校基本还是留有余地,同时,第一批考生有很多考生都尚未着手,所以竞争力略微低于后续批次。


问题来了!该如何选择成功率最高的批次呢?那先得搞懂影响各批次成功率的因素。主要油如下两个因素组成:


不可规避的因素:

1、个人的背景水平

申请材料中展现的背景主要包括:教育背景、职业背景、家族背景、个人素养等;报考清北人的考生不乏超优秀的人才,所以在评估自己时不要轻易自命不凡。毕竟现在缺什么,都不缺人才,每年知名大学、硕士毕业的,工作已经卓有成绩的多的是。建议还是让自己通过以后,再说那句:太简单了!否则很容易出现自己打脸的情况。


对于背景不过硬的同学,小编建议不要务必参加第一批。


2、潜在的拖延症

很多人已经脱离学习状态很久了,这个时候不要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过度乐观,小编看到过很多这样的例子:备考前几天还可以兴致勃勃的准备,往后就会用“离申请截止时间还早呢”、“没事,还有好多批次呢”...来安慰自己,拖延进度,结果不仅错过了最佳申请批次,有甚者到最后草草了事,根本无缘MBA。


客观存在因素

1、竞争者的背景水平

每年清北人的录取率仅10%左右,其他院校录取率也高达30%左右,所以面对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人才,再加之经济形势下跌,镀金人数激增,各院校的竞争程度还是很激烈的。

这些优秀的竞争者也会选择参加2-3个院校面试,例如参加完清华大学的第一批面试后,获得资格待定通知后的学员会毫不犹豫趁热打铁,转战其他院校的面试,所以背景普通的申请者要扛住来自上游流下来的洪荒之力啊。


2、设定的获得资格待定规则

一般院校都会将获一部分还不错的学员划分到资格待定的范围内,其实历年来这部分人比例还不少,但是这样的规则导致后面批次的录取率会下降,因为每个批次都会堆积一部分资格待定者,这些人已经给面试官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后面批次的申请者不仅面临着同批次申请者对比的压力,还要面对与前几批的资格待定者对比的压力,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下,你能挺住的机会又有多少呢?


3、院校招生bug

说起bug,那就很有意思啦,不要以为这个社会多么的和谐,学校坑起来你也是不手软。15年,中央财经大学直接把最后一批提前面试全部取消掉了,听完这个消息你会觉得这是中财能干出来的事吗?

不用质疑,情况属实,当年中财也是让当时的一批申请者很是没有办法,面对院校之间生源激烈的竞争,有些学校不免会采取一些“右倾”手段,结果导致前期招生过度,又没办法解决,只有苦了最后一批的申请者啦。

timg.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