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MBA内容资讯-选择博雅汇,梦圆北清人等名校!
备考历程在准备提前面的同时,我根据收集到的信息采购了备考教材,踏上漫漫复习路。毕业十几年加之尚处于产后三年内,我对自己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很肯定——肯定不太行。但是得硬着头皮上,干就完了。由于这些年断断续续的英语学习和使用,我明确了自己复习的重心在数学和逻辑,并指定了相应的复习计划——用前几个月完整把数学跟逻辑看完一遍,10月开始通过做真题发现问题、重点复习,并开始准备英语和写作。实际执行大概比计划还
2023-11-28
在职备考这件事情很辛苦,无论是英语还是数学,都需要稳打稳扎地去吃透每个知识点,不要想着有什么捷径和技巧可言。工作后再来赋能,我有了更加明晰的目标,提升了自驱自省能力,更懂得高质高效的利用时间。一个人只要足够专注和坚持,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一点,突破自我的能力就会强一点,所以过去的这大半年在职备考时间里,我会以周为单位,先给自己制定好学习计划(推荐使用博雅汇MBA机构的学习计划课程),不论是业务高峰期
2023-11-28
正因为学习时间从3-4月开始,从基础开始打好,所以不用再做车轮战法和熬夜备考等方法,学习固然重要,身体更是切身之本,习大大说了嘛 “金山银山,绿水青山”, 身体就是我们的“青山”。数学建议看多个老师的题,多些解题思路,这在近几年的数学题型中,才能做到随变化而变化。英语单词当然要刷,地铁上是非常好的记单词和做数学题的场所,也可以利用通勤时间直接听博雅汇MBA机构的免费系统课程。模考是很重要的环节,
2023-11-28
1.关于英语的学习:单词方面,选择一本单词书,分为十个部分,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每天早、晚各抽出一段时间背诵单词,过程可能比较苦,坚持下来很有成效;阅读方面,阅读要精读,认真的分析句型,做到单词全部认识,清晰的了解句子结构,不要过分的求快,保质更重要;有时间的前提下,每周可以先利用大段模考,然后在周中的每天整理模考题,听博雅汇MBA机构的辅导网课帮助巩固学习。2.管综的学习:管综8月份要打好坚实
2023-11-28
1.数学数学在考研中占有很大比重,要想在短时间内提高数学成绩,需要进行高强度的学习和练习。首先,要系统地重温巩固数学基础知识,理解概念和公式,然后通过做题来巩固和提高。在做题过程中,要注重解题思路和方法的总结和归纳,逐渐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此外,要注意数学考试的时间紧张,平时练习时要注意控制自己的答题时间。2.逻辑逻辑也是考研中容易耗费时间最长的学科,需要进行系统的学习和练习。建议学弟学妹们先学习
2023-11-28
今天由我为大家分享备考心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到这个阶段,相信大家对于各科目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规划,今天主要带来一点高效学习方面的技巧供大家参考。【创造专注空间】备考过程中手机、家庭、工作等因素不可避免会干扰我们的专注力。研究表明,专注时每被打断一次,就需要15分钟恢复到原来的专注程度。试想一下,当你好不容易进入心无旁骛的状态,每当被打破一次,都要花大量的时间成本重新沉浸到学习状态。创造一个
2023-11-28
逻辑学科对我来说是一门全新的学科,找好资料和博雅汇MBA机构的课程从0开始学习可能是大部分同学的现状。我个人认为打好基础、掌握每种题型的解题方法也能拿到最基本的分数,当然了速度还是重中之重。总的来说。三个小时的管综考试要求我们注意力连续高度集中真的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在12月份备考一定要模拟考试时间,连续三小时做几套管综大试卷体验一下,分配好“紧凑”的三小时。英语学科因为放下书本时间比较长,我记得第
2023-11-28
管理类联考的考试难度要比其他专业容易不少,既没有可怕的高等数学,也没有头大的专业课,连英语都是考较低难度的英二,乍一看这考试简直就是福利啊,然而实际却不完全是这样。正是因为考试难度不大,所以大家分数普遍都较高,导致竞争也相当激烈,能让你容错的空间非常有限,因此备考初试时一定不能放松。我的做题顺序是先数学、逻辑,最后写作,考虑到题量大时间紧,所以在平时训练中提升做题速度是很重要的环节。每道数学逻辑题
2023-11-28
备考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难点,一是毕业时间较长,知识点遗忘过多;二是年纪较大,记忆力较差,所以基本上是从零开始。不过不要灰心,万事开头难,一步一步走,总会乌云散去见明月。数学主要是小学、初中、高中的数学知识。花一到两个月复习了一遍所有知识点,在复习的同时适当做一些题目,同时找到自己擅长点和薄弱点,后期再进一步强化。十月份之后,做一些真题(主要是2016年以后),以及质量较高的模拟题。逻辑逻辑对
2023-11-28
回首考研的经历,它是我成长的见证。在备考阶段,我面对工作和考研的双重挑战,不断突破自我,勇于直面困难,通过不断学习,我不仅掌握了更多专业知识,更培养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品质将在未来的学生生涯、职业生涯和生活中指引着我前行。备考过程中的压力和焦虑,让我懂得坚持和调节自己的心态,学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以更坚定的决心再次启航。当前我认为,读研的意义超越了一时一刻,它是人生的一次经历,更是一次
2023-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