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MBA内容资讯-选择博雅汇,梦圆北清人等名校!
我本科出身不太好,英语数学的底子也很差,几乎可以说是没有强项。我在2019年年末开始备考,到2021年顺利上岸,这两年期间虽然又苦又累,但幸好结局十分完美,我终于上岸啦!   刚开始备考的时候,我只是在某宝上买了基本教材和练习题打算自己啃,结果发现自己坚持不下来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我已经脱离学校书本太久了,很多知识点早就还给了老师,更别说逻辑这种考查思维能力的题了。一战成绩惨
2023-12-17
要想让自己的文章更加有深度,更立体和丰满,平时是需要多积累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入手。 基础阶段备考时要多看一些评论性质的文章,例如人民日报人民网,学习评论员看问题的角度,深入评析的可以多加借鉴,便于日后我们去写论证有效性分析时质疑的角度更合理,理由更有说服力;写论说文时观点更加有深度。 1.积累好词、佳句准备摘抄本,看到积累好词好句摘抄下来,可以分不同的主题和方向去积累,联
2023-12-17
好多人都是第一次接触,跟着老师的步骤走,一般情况下是来得及的。要补充的一点是,逻辑其实也是要多做题的,光听懂老师的分类、技巧之类的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做题强化对公式的记忆 ,能从好多行的题干文字中找出关键语句。另一方面,考场上会紧张,思维不会像平时那么活跃,所以,没有足够的练习的话,会感觉思路卡顿,几题卡顿下来,就影响到接下来的发挥了(除非接下来的连续几题都是你一眼就会的题)。 &nb
2023-12-13
考研这事,一定要早做准备,其中数学和英语阅读是贯穿备考全程,不可偷懒。我是9月中旬备考,9月、10月跟着老师的节奏走,没发现来不及,但到11月份,明显感觉时间不够用,连讲义的习题都来不及做了,更何况数学400题、逻辑300题等书籍,1模后,马上开始做博雅汇MBA真题。但其实做题不够,基础不牢,在考试中还是能明显感觉得到。  到12月份,几乎每周有3到4个晚上是有线上课程的,这些
2023-12-13
数学 我最差的就是数学,平时只要计算的,什么涉及算术的,统统丢给别人去做完给我。这下我可是为难了,于是每周末这么少的时间要求自己必须完成例题做笔记,再做题等错题,逻辑也是如此。  确实很认真,主要也是为了给孩子看,我给他平时制定的学习规矩,也要在自己身上扎扎实实的实践——从一开始的数学做啥错啥,到最后综合的116,连我自己都觉得有点惊讶。我每周虽然去图书馆2个半天,但
2023-12-13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虽然平时我在工作中也一直在用,但也需要不断地积累。不记得曾见过哪位大佬的记单词方法,每天记40个单词,写在白纸上,每天早晨反复记一遍,晚上睡觉前再回顾一遍,第二天先回顾前一天的,然后继续记新的.    综合——包括数学、逻辑、写作:数学对于理科生属于温故而知新,重新回顾一下高中的数学知识。回顾和重温一遍知识的时候,熟练掌握解题技巧也很重要,有的
2023-12-13
除了英语外,最让考生头疼的就是数学与逻辑。这门课程中数学部分的考试范围很广,难以把握出题方向,这就要求我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好规划。我先系统性地过了一遍考试大纲,之后再着重复习往年必考题型和必考点。很感谢我的学霸先生耐心为我解答数学难题。  逻辑题解题的关键我认为是思路,我不断地重复听博雅汇MBA机构老师解题视频,尝试理解解题思路和过程,通过复刻老师的解答题方式,达到思路的积累,到
2023-12-13
首先知道考什么。我使用的工具教材是高教版的管综大纲解析+高教版的英语(二)考试大纲解析,对两门课明确考察内容,和各部分分值占比。然后是自我分析。做一套博雅汇MBA机构的真题大致上感受一下自己各部分的基础水平,有针对性地强化弱项,快扫强项,查漏补缺,制定有针对性的复习计划。   数学复习建议分纵向和横向分阶段进行。前期按章节纵向深挖吃透考察知识点,考前做真题套题横向串联。&nbs
2023-12-13
报考有多轻松,备考就有多磨砺。点击提交报考的按扭时,一场漫长的马拉松便开启了倒计时。望向生命的长河,考研的时间也不过是一小段尔尔,可我不敢有任何的松懈。   2021年8月,匆匆赶上了博雅汇MBA线下考试培训课程的末班车。考研必须争分夺秒的复习!时间紧迫,博雅汇线下培训班对于我来说便是最好的选择,一,是可以为我提供系统的复习;二,是集体学习环境和氛围可以增添学习动力。
2023-12-13
英语备考中我大概主要着重在三个部分。   第一是词汇量的积累。每天我会用app背单词,第二天重复复习前一天的单词再吸收新的单词,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和记忆习惯,让休息了几年的大脑再活跃运作起来。而且背单词可以碎片化的学习,在学习之外还能培养自己充分利用空闲时间的能力。第二是多读文章和固定搭配短语。英语考试中阅读理解的比重是非常高的,通过多读文章可以增强语感也可以积累
2023-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