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MBA内容资讯-选择博雅汇,梦圆北清人等名校!
今天学姐给大家整理了8个MBA、MPA、MPAcc、MEM考研考生必备的APP,涵盖了考研英语能力提升、时政新闻知识获取、大师智慧、备考时间规划等多个方面: 3个时间规划类APP(MBA必备):番茄todo:适合考研备考的时间规划Xmind:最专业的思维导图APPMyweek:把MBA复习备考计划的明明白白1个MBA全科学习类APP(MBA必备):博雅汇MBA:免费公开课、免费真题讲解课、逻辑、数
2023-12-20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个适合于大多数人的3月复习计划,从10月开始,到12月笔试结束。这个计划一共分为二个阶段,真题模拟(9-10月)、二轮复习+查漏补缺(11月至考前)。从本质上看,管理类联考依旧是应试制度下的一次测试,因此复习要从题型出发,最终回归真题。 1、真题模拟(9-10月)建议这个阶段开始前,大家去找博雅汇MBA的老师去做一个笔试评估,对自己整个笔试的进度有一个大致的把握!好啦~
2023-12-20
今天想说一些干货的。 其实考试最重要的还是在考场上那个小时!所以状态就尤其重要!要想状态好平常就应该多练习!接下来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我的心得感受。想说一下考试答题的顺序,综合的时间相对偏紧,毕竟有三门课,真的会有人来不及答题,甚至作文都没写完,然后就被扣了不少分。我之前是先数学-再小作文-再逻辑-再大作文。考试的时候心态一定要好,今年数学虽说不难,但是坑超级多,我在1小时候之内,全部完成数
2023-12-20
先来说一下我的情况。  高中毕业水平,自考的大专,本科是网络教育的,英语妥妥的0基础,一直在国企工作。做基层管理,平时根本用不到英语,数学,逻辑在工作中能用到的也有限,唯一有优势的是自己家的娃在上小学,奥数基础不错,目前上到作业帮的全国冲顶班,我这个做妈妈的也跟着涨了不少见识,对于MBA的数学起到提前开发智力的作用;其他像MBA考试的写作,就是从未接触,0基础小白一枚。现在我给
2023-12-20
我是2022年刚刚被北理工MBA项目录取的考生,也是一名在职读研者。可能我的经验分享并不能一以贯之,但希望能从中为诸位提供一点备考思路和借鉴。我想关于备考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择校(建议3月-5月)如果你有考MBA的打算,越早准备越好。学校官网、知乎和微信公众号都可以收集到很多信息。个人建议先确定地区,因为积累人脉也是学习MBA的一大优势,最好在以后会定居的城市读MBA。分档选2-3
2023-12-20
先说一下我的情况。 开始备考时,逻辑课我从未接触过,没有概念;数学虽然没有高数,但文科生的数学毫无基础可言;英语当年成绩尚可,但被抛弃10年之久,水平也是回到了解放前;唯一比较擅长的科目就是写作,可电子化办公多年,又添了提笔忘字的毛病……我最开始准备的科目是数学,一边听博雅汇MBA上数学的公共课一边做练习题。后来又听了逻辑的公共课,同样受益良多。我听从了老师们的建议,全程练习真题,只有在
2023-12-20
接触到博雅汇MBA大师是去年疫情期间,无意中发现的一款良心app,当时记得是所有课程都可以免费学习,后来到8月真正下定决心准备考研,就买了最后一期跟学团,抱着试试的心态。真的是可以用保姆级跟学这个词来形容,一开始我是完全没有基础的管综小白,在博雅汇MBA一群集颜值与才华于一身的老师的带领下(哈哈哈就是夸),以及班主任非常负责的解决关于日常学习的一切问题,让我感觉到整个备考过程非常有动力,我不是一个
2023-12-20
我目前2021年浙大全日制MBA成功拟录取,初试分数是229分,管综146,英语83。虽然不高,但是想分享一下自己备考的历程。管综练习太少,就一个多月,分数比较低。数学:在综合中分值最高,同时也是需要复习时间最多(看个人英语和数学的情况,这两个科目都需要长期准备),因为有很多知识点,考的比较全,需要系统的复习,可以归为重要,且非常紧急。 逻辑:分值不低有60,但题目数量最多,且题目阅读量
2023-12-20
有好多同学们后台给我留言说现在才开始复习MBA,让我出一个大概的计划表!其实MBA笔试考试是全国统一管理联考,包含:英语二和管理综合,其中管理综合能力又分为数学、逻辑和写作三部分我建议大家在备考之前先去做一个笔试的评估,先对自己的大概情况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和认识,我之前就是联系了博雅汇MBA的老师做的!让我少走了不少弯路。好了回归正题!全年备考需要注意以下时间节点:大纲公布 -每年9月中旬左右报名
2023-12-20
逻辑:逻辑分为形式逻辑、论证推理、分析推理。学习节奏和数学是一样的,就不赘述了。形式逻辑是最为基础的部分,难度不高。论证是其中较难的部分,解题时需要对概念敏感,再判断题型。像结论型的题,一定要注意题干中的反转词。 写作:这部分建议可以放在最后准备~大概留有两个月的时间就够了,但平时可以利用碎片时间,积累一些写作素材,毕竟这不是一蹴而就的。学完逻辑后可以接着学论证有效性分析,两者考察的能力其实是相通
202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