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MBA内容资讯-选择博雅汇,梦圆北清人等名校!
因为EMBA的定位很极限。它不像MBA包容性更强,你初入职场三四年能来,混迹十几年的老油条也能来,创业有成的老板还能来。EMBA的目标人群非常固定且统一:高管起步,老板不封顶。读MBA的人,很多是希望升职加薪,或者换个工作赛道,EMBA课程所能提供的技能,并不支持一个人转换行业。当然,的确有概率可以通过EMBA获得的资源,获得工作岗位,但这属于低概率事件。原因很简单,读EMBA的人群,普遍年龄在4
2025-02-05
因为这个世界上,优秀的人与优质的资源,往往会有高度的趋同性。不是为了趋炎附势而趋同,而是这种趋同在很多时候,可以给他们带来与之匹配的收益。这种趋同体现在各种方面。比如说消费习惯,从豪车名表到奢侈包包,乃至于穿搭,背后的逻辑是增强社交价值。这些东西到底有没有用,得分人。你是某个体系规则的制定人,行业内的执牛耳者,当的基本都是甲方,很少看别人颜色,那对你可能确实用处不大。比如说MBA,目前阶段,尤其在
2025-02-04
大多数人读EMBA,好像都是中年。40+是EMBA的主力人群,你去看清北的EMBA平均年龄,都是40岁出头,而且年龄的跨度很大,年龄分布从30+到55都有涵盖,会包含个别“高龄”考生。很多人会有一个误区,就是我今年32、33,符合MBA的平均年龄,所以更适合读MBA;或者我年近40,符合EMBA的平均年龄,所以更适合读EMBA。怎么讲呢,如果说MBA对年龄是存在部分要求,那么对于EMBA来说,年龄
2025-02-04
绝大多数市场行为,都可以用两条理论来解释。第一条自然是市场的基本供需关系,供给量不变,需求端增加,价格一定上涨。第二条则是一个东西的实际价值,往往会随着环境的变更而改变,比如说对于同一个程序员来说,北上广深他能赚到的工资,跟回老家三线小城市的收入,必然难以相提并论。MBA学费就恰好卡在这两条之间,每一点都导致近几年MBA的学费在上涨。先说需求端怎么增加的。疫情过后,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经济形势遇冷
2025-02-04
今天说点微观的。MBA的市场包含很多不同受众,有那种对顶级名校不遗余力者,但中部院校也有很多需要考虑经济条件的受众。如果某一所学费20万左右的中上游院校,涨价三四万元,生源构成并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但如果该院校大幅度跳涨10万块,直接来到30w学费的档次,那么最少三年内,生源质量都将明显下降,甚至只能吸纳调剂考生。一般来说,我们把前者视作合理调价,后者则是不合理的涨价,短期看或许收益不小,可生源质量
2025-02-04
我看到这个问题的第一观感是什么呢?举个例子:高考考大学,清北复交好还是普通一本好?清北复交认可度高,但是分数高不可攀,怎么努力也遥不可及,家庭条件也没法走捷径,一本大学分数比较低,但不知道以后发展如何?看似有得选,其实没得选。换成这个视角代换,道理其实是一样的。无论是收入涨幅还是发展前景又或者能提供的资源,名校MBA都一定是碾压非名校。如果你只想刷一个最高学历,那可以考虑选择那些便宜的第四梯队院校
2025-02-04
本质是衡量模式和教学标准有所不同。MPA走的是体制路,MBA念的是生意经。读MBA的人群,主要诉求也无外乎资源整合、提高收入,哪怕MBA的学员里大部分都是打工人,可愿意花两三年时间读MBA提高自我的打工人,也往往是打工人里的佼佼者。在商言商,商业场里,最统一、最公平的衡量标准,就是收入水平,收入水平高的人,就是大概率比收入水平低的人,更适合在商业场打拼。所以MBA院校的学费设置,客观上充当了收入核
2025-02-04
一般来说,国内MBA的学费区间,可以默认为5w-50w。上限不用多说,肯定是清北复交这几所,目前的学费水平,清北全日制MBA不到20w,非全日制MBA41.8w,复旦和上交全日制MBA35-43w,非全日制MBA为50-54w。复交的学费更贵,倒也不能就此说他们比清北更好,国内top2目前阶段还是清北,只能说是地域因素和定价策略的差异。排名最高的清华,学费在四所学校里,一直反而是最低的,为啥会这样
2025-02-04
北京20w学费水平的非全MBA,基本就是以北理为首的第二梯队院校,能让题主面对高昂学费如此纠结,应该也得第二梯队的中上游。这个水平的MBA意味着什么?第二梯队,顾名思义,在第一梯队之下,远不如清北复交人这几所声名远扬,或有虚名,但相对不多,说出去没法靠学校名头收获满场哇塞。这种情况下,能坐稳第二梯队的院校,排名都是靠实力和底蕴打出来的。想读MBA的群体,在社会中不说都是聪明人,也没几个愿意当冤大头
2025-02-04
虽然说MBA的学费比较贵,但本质上依然是大学学费,所以和你读专科本科和其他研究生的收费方式,是一样的。绝大多数院校MBA,基本都是一年一付。比如一所院校的非全MBA,学费总价17.5w,两年半的学制,那么第一年和第二年需要交7w,第三年需要交3.5w,拿总学费除以学制年份即可,计算方式很好理解。假设你中途在读了一个学年之后退学,损失的只有第一年交的7w块学费,后续的学费自然而然也不需要再交,我们推
2025-02-04